高劲松同志虽与我同在军旅,并都曾在陕西省军区系统工作过,但在职期间我们并无交往,互不相识。2019年他从部队退休后,被移交地方安置在西安市杨家村第二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分配到我担任书记的第11党支部后,我们才有了一些接触。时间不长,就发现劲松不仅有很深的书法、绘画、篆刻造诣,而且还擅长诗词创作,且为人正直,勤奋好学,灵敏聪慧,处事稳重。后来,他被补选为党支部委员,并担任了文体小组的组长,负责老干部的文化体育活动。前不久,我们西安市老战士文友联谊会又邀请他入会,负责会内文友作品的收集整理工作,使其爱好文学的专长得到了很好地发挥。这样一来,我们既是老战友,也算是文友。
前几天,他捧给我一本厚厚的诗集《秦巴劲松》让我分享,集子收录了他的诗词500余首。据了解,这只是他多年辛勤笔耕所创作的数千首诗词歌赋的一部分,分六个章节编排,从中可以窥见他的人生轨迹和心曲,读后让我耳目一新,感怀良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劲松同志出生在陕西省洋县马畅村。那里属秦岭腹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他家境比较贫寒,自幼饱受生活艰辛。正如他诗中所言,“家穷孩多无衣添,岁末没钱不堪言。”穷则思变,正是这种艰难环境,让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明白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激发了他勤奋好学的热情。“笃信勤学苦用功,青春年少意淳浓。拨开砚海千层浪,攀越书山万仞峰。”“夜深人静鸟无声,校园依然灯火明深。莘莘学子战题海,半月过后金榜名。”这些诗句就是他少年求学的心路历程,就是他潜心苦读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他勤奋好学,一步步走出了山沟,走进了大学之门和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军队的正团职领导干部。
千丈大树不忘根,环山之水必有源。故乡情怀,父母情结,是一个人永远留在心中的记忆。劲松同志虽然走出了山沟,离开了父母,但他一直魂牵梦萦的还是可爱的故乡和年迈父母。诗人贺敬之说:“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几回回梦里回故乡,见了父母热泪汪呢?在他回忆童年的诗中写道,“天真烂漫小顽童,绿草丛中捕流萤。无边夜色万物寂,月挂天中映身影。”读他的诗,马上会把我们带回稚嫩的童年。那月光下捉迷藏,大树上捣鸟窝,芦苇中掏鸭蛋的童年生活情景,会逐一浮现在自己眼前。他在怀念故乡的诗中写道,“自居村舍靠南山,清茶一杯品流年。不思荣华多富贵,乡土气息也悠闲。”“峰叠起伏山连山,云花几朵红霞染。日照丛绿朦胧处,小林人家正炊烟。”读他的这些诗也会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故乡,哪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己故乡的一张定格的照片呢?或是山坡的窑洞,或是岸边的茅舍,或是独居的小院,或是连片的村庄,自己故乡的模样总是历历在目,倍感亲切。他在怀念父母的诗中写道:“回想儿时过新年,家中没钱把衣添。大年三十无油米,父母想儿泪涟涟。”“儿时不知养家难,长大方知父母艰”。读这些诗会让人自然而然心生对自己父母的崇敬之情,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也会油然而生。
军旅生涯三十年,军人气质随出现。劲松同志入伍后,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后来从安康军分区战备训练处处长的岗位上退休。三十多年,部队这种管理严格,纪律严明,整齐划一,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特殊环境,培养了他特有的一身正气,一种骨气,一股豪气,亦如他的诗所云:“军旅人生几十年,潇洒浪漫笔作伴。挥手作别风花月,唐诗宋词赋新篇。”“脱下绿军装,军魂腹内藏,梦中闻号角,仍是热血郎。”这些诗无不体现出军人的气质。现在社会上一些人与人相处,总是表现出圆滑世故,颇有城府的样子,有的甚至装腔作势,糊弄他人,让人产生戒心,敬而远之。而与劲松同志打交道,他总能给人一种坦诚直率,干练利落,踏实靠谱的感觉,这应该是长期的军旅生涯赋予他的一种优秀品格。
退休生活无限好,禅心佛意乐逍遥。劲松退休后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尝到了“无官一身轻”的滋味。他虽然也忙于一些应酬和书画艺术的创作活动,但这些早已不是什么硬性任务,仅是自己的一种爱好罢了。这种生活让他平添了些许禅心佛意,他在《感悟》中写道:“凡人生活本无奇,全是鸡毛炒蒜皮。一世修得平常心,百年亦可成菩提。”“贵不逢迎高不攀,身居陋室也心安。唯与清风常来往,每邀明月一口干。”“春茶一壶品时光,慢煮沉浮韵味长。尘世风云皆看尽,人生静处有真香。”劲松退休后的这些人生感悟,并不是他军人气质弱化,也不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淡化,而是一种返璞归真,是良知善念的闪光,是精神境界的升华。他追求的是人间一种烟火气息和清欢。
言为心声,书为心迹,诗为无形画,画系有形诗。劲松同志的诗,每首都充满浓浓诗情画意,读他的诗便会被他诗的意境所感染,产生共鸣,使人沉浸在久久的联想之中,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愿高劲松同志笔耕不辍,佳作频出!
附:高劲松的部分诗作
人生
人生百味韵无穷,
冷暖阴晴各不同。
历尽沧桑心愈静,
淡观尘世自从容。
五律 岁末感怀
数九韶华瘦,
寒冬瑞雪侵。
琼花瑶瑟绽,
岁暮玉杯沉。
老骥酌风韵,
高低对月斟。
时光虽易逝,
世事伴诗心。
七律·喜迎元旦
无声挂历影踪没,
岁岁驹光何处寻。
忆旧难堪双鬓白,
迎新辜负十年心。
青春不解飘浮世,
今日方知惜寸阴。
未觉桑榆人已老,
吟诗觅韵踏翰林。
2024.12.30
冬河
岁月似长河,
奔流一路歌。
寒冬冰雪厚,
依旧荡清波。
2025.1.2
残荷
寒欺瘦弱身,
孤寂守清贫。
莫道红颜老,
泥中孕满春。
2025.1.2
(编辑 马雨辰 审稿 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