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 发布日期:2022-02-21
  • 阅读次数:1162
  • 收藏:
  • 分享:

原标题: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校在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使命,必须坚持后继有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高质量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谱写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深刻认识《条例》修订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对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考察指导,对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各高校在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在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基础上,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条例》。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党内法规,《条例》全面规范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为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高校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新修订的《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坚持问题导向,把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提升到新水平。《条例》把近年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指示要求写进其中,把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对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职责作用的规定具体化,全面体现近年来党中央出台的重要法规文件中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新规定新要求,明确了高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内涵和实践方法,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四个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着眼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质量贯彻落实《条例》

高质量贯彻落实《条例》是高校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基本方面:

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条例》对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规定。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在高校各级党组织职责中明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的要求。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明确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的要求。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条例》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思政教育、“四史”教育和先进文化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高校书记、校长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高校党委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在工作中实行民主集中制,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四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应当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系统、群团组织、学术组织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发挥作用的思政工作新格局。

五是提高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能力水平。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时代新形势对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党委要切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政治高度和工作全局出发领导改革发展,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六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高校党委要按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院系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位标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条例》明确提出要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这表明,只有紧紧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从政治层面来讲,党建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必须增强做好学校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建工作是引领学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作用的灵魂与命脉。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引领教学育人方向、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发挥着根本性作用。为此,必须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心怀“国之大者”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发展层面来讲,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深化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认识,坚持将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夯实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从办学定位层面来讲,党建工作是激发汇聚广大师生力量用以服务“国之大者”的动力,必须让服务国家和人民成为新时代高校建设最强音。“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引领时代步伐,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发挥先导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强的支撑作用。其他高校要立足发展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切实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行业类高校还应坚守办学定位,彰显办学使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党的建设转化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效能。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 张明珠)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