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沂蒙革命老区孕育“沂蒙精神”
沂蒙革命老区,主要是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包括毗邻部分地带的山东省东南部地区,涵盖今临沂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宁市和日照市所属的十余个县市区。沂蒙是山东较早建党的地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是沂蒙老区莒县大北杏村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沂蒙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这里既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山东省政府的诞生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沂蒙地区的中共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举行人民武装起义,打击日伪,初步创建了滨海抗日根据地和鲁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派兵去山东”的战略决策。1939年3月,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115师主力和师部进入山东。1940年10月,115师胜利完成了创建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并与华中、湖西、鲁中、滨海根据地建立了联系通道,从而大大增强了抗日力量,打开了山东抗战的新局面。1941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等党政军领导机关,山东省工、农、青、妇、文等群团机关,以及一些后勤机关和经济、文化等部门,由鲁中转移到莒南,坚持抗战直至胜利。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山东八路军主力调往东北,同时命令新四军华中部队北移山东,保卫和发展山东解放区,并将华中局改为华东局,北迁临沂。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山东、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山东军民坚决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奋起反击,先后获得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扭转了华东战局。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胜利攻克济南,由此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不久,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又共同进行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人,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将华东和华北连成一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长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和党政军指挥中心,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党政军机关驻地。抗战胜利后,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省政府也都在沂蒙成立,沂蒙成为华东的战略指挥中心。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蒙老区工作过、生活过、战斗过。沂蒙革命老区由此成为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
在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中,沂蒙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创建了一个牢固的战略基地。山东地处南北要冲,对敌人南进构成威胁,对牵制日军行动、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抗日战争中,山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进行战斗3.3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3万余人,约占我军歼敌总数的30%,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同时,山东根据地西临晋冀鲁豫边区,西北接晋察冀边区,与之形成鼎足之势,为中国革命战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毛泽东后来高度评价说:“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第二,创建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人民军队。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国民党军队撤逃之际,中共山东省委点燃抗日烽火,建立起数十支抗日队伍。到1938年12月,统一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10个支队2万多人,约有一半在沂蒙活动。1939年6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治委员朱瑞率部抵达鲁南沂水县王庄,与山东纵队指挥部会合。同年冬,第一纵队与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合并(山东纵队仍保留番号),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纵队名义直接指挥山东纵队。1943年3月,八路军115师与山东军区(原山东纵队)正式合并,组建了新的山东军区,由罗荣桓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到1945年8月,山东军区总兵力发展到8个师、12个警备旅,共27.3万人,约占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总数的22.5%。此后罗荣桓率主力6万余人开赴东北,先后扩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留守山东的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二野战军)同样战功卓著。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1614名共和国将帅中,有3位元帅、2位大将、13位上将、64位中将和349位少将曾在蒙山沂水转战。一部沂蒙老区史,就是一部山东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史。
第三,孕育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孕育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沂蒙老区这片红色沃土的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它生动展现了党、军队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谊和血肉联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沂蒙人民用参军支前和无私奉献表达了对党的忠诚。从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年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人血染疆场,为抗击外来侵略和取得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作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人民跟党走的真实写照。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勇挑拥军支前重担的“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拥军模范。在淮海战役中,山东出动民工218万余人参加支前。其中,鲁中南区组织调用随军常备和二线转运民工34万人,临时民工140万余人,共计174万余人。他们从沂蒙家乡出发,路经江苏、安徽,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就算吃完了随身带的干粮和咸菜,也绝不吃车上的白面。沂蒙人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一幕幕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故事,曾让陈毅元帅含泪诉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从战火纷飞和顽强奋斗中孕育出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所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昭示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中共党史教研部〕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