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尽管时隔多年,但我们今天静心阅读周恩来的家书,仍然可以真切感受到他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点。特别是家书中所体现的对革命真理的探求、与革命伴侣的浪漫、给革命晚辈的嘱托,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周恩来的思想、作风和革命情操,让人深受感动与教育。
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
青少年时期,周恩来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采取各种方式了解改造社会的学说主张,通过比较来选择拯救中华的具体途径。
1921年1月30日,周恩来给表哥陈式周写了一封长信,畅谈自己旅欧以来探求救国之道的体会和收获。他说:“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留学的目的“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至若一定主义,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在他看来,这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社会改革方案:一种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暴力手段,“一洗旧弊”;另一种是英国的做法,采取“不改常态”的“渐进的改革”。至于这两个方案,哪个更适合于中国,他尚无定论:“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贻其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至实行之时,奋进之力,则弟终以为勇宜先也。”他还明确表示,“以今日社会之麻木不仁,‘惊骇物议’,虽易失败,然必于此中乃能求振发,是又弟所深信者也”。
为了进一步比较俄、英两种改革社会的途径,周恩来到英国深入考察工人运动情况,围绕英国煤矿工人罢工先后写出《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始末》《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影响》等9篇通讯,并从这个事件中得出结论:“资本家无往而不为利,欲罢工事之妥协难矣。劳资战争,舍根本解决外其道无由,观此益信。”2月23日,周恩来再次致信陈式周,结合最新的考察和研究,指出,“吾国今日最大之患,为产业不兴,教育不振;吾国立国本以农,然今日之急,又非工农兼重不为功”,“使今日之留学界能有彻底的觉悟,回国能不为势动,能不为利诱,多在社会上做一点平民运动,则工场技师,农庄庄师,何不可兼为启诱农工阶级智识之良师。产业与教育之振兴兼程并进,根本方面只要多着一分力,表面上的军阀资本家政客便摇动一块,此种向下宣传,吾以为较空言哲理改造者强多多矣”。
从周恩来写给表哥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到欧洲后,将探求解决社会问题指导放在全部活动的第一位。经过认真的推求比较,他认定英国式的费边社会主义还是空想,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正确的,从而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确立共产主义的信仰。
能看到你更加年轻,那将如何快乐
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中,一起加入了进步团体觉悟社。旅欧期间,他们鸿雁传书,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周恩来曾把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寄给邓颖超,并在上面写下“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的革命誓言。1925年在广州结婚后,他们成为心心相印的伴侣,更成为风雨同舟的战友,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
1947年3月,国民党纠集重兵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根据当时的形势,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邓颖超随刘少奇、朱德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华北领导全国土地改革和根据地建设等工作。当年9月29日,正值中秋佳节,周恩来在月色下给邓颖超写信说:“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假使你正在作农村访问,那你一定是忙着和农家姑嫂姊妹谈心拉话;假使你正在准备下乡的材料,那你或有可能与中工委一起过一个农村秋节。不管怎样,一切话题总离不开土地改革和前线胜利。九个年头了,似乎我们都是在一起过中秋的,这次分开,反显得比抗战头两年的分开大有不同。不仅因为我们都大了十岁,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上得到了更真切的安慰。”继而幽默地说:“大反攻已开始,事情会一天天忙起来。我们现在已经比初离延安时忙了许多。六个月中我们也走了不少地方,但既未到黄河边,又未看见长城,心既不死,又非好汉,相差又只有几里路,你说怪也不怪。”信的最后,周恩来深情地写道:“夜深月明,就此打住,留着余兴送我入梦。愿你安好。”像这样的家书还有很多,真实记录了他们共同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岁月情深。
革命时期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同样如此。1954年4月至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周恩来始终全神贯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终于促使会议取得成功,使亚洲局势和国际局势得到缓和。会议期间,邓颖超托中国信使捎来周恩来喜爱的海棠花,后又捎来装在袋里的一片红叶,袋面上写着:“请交恩来留念,祝日内瓦会议获得成就。”红叶的衬纸上写着:“枫叶一片,寄上想念。”6月13日,周恩来回信说:“你的信早收到了。你还是那样热情和理智交织着,真是老而弥坚,我愧不及你。来日内瓦已整整七个星期了,实在太忙,睡眠常感不足,每星期只能争取一两天睡足八小时。所幸并未失眠,身体精神均好,望你放心。”“现在已经深夜四时了,还有许多要事未办。明日信使待发,只好草草书此,并附上托同志们收集的院花,聊寄远念。”这封家书背后的故事,充分彰显了革命者的爱情既有夫妻间的关心爱护,也融入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大爱。
也正因为这种革命者才能拥有的浪漫,周恩来和邓颖超家书中“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能看到你更加年轻,那将如何快乐?!”等言语,不仅体现了伉俪情深,也激励他们相互扶持、并肩前进。1959年3月18日,正为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忙碌的周恩来,心里仍惦念着在外地养病的邓颖超。当晚,他在信中这样倾诉自己的心声:“写此短笺,聊表怀念。‘三八’之日虽未通话,却签了一个贺片,而且还是三十年前的笔名,你看了也许引起一些回忆。老了,总不免有些回忆。但是这个时代总是要求我们多向前看,多为后代着想,多向青年学习。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
不靠关系自奋起
周恩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对家属亲友的要求极为严格。1946年6月,四哥周恩夔得知周恩来在南京与国民党方面展开谈判,特意从扬州赶到中共代表团居住的梅园新村。周恩来和邓颖超热情接待了四哥夫妇,但对他介绍工作的要求表示了拒绝。在写给四哥的信中,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旧社会日趋没落,吾家亦同此命运,理有固然,宁庸回恋。惟人生赖奋斗而存”,“设大局能转危为安,或有机缘再见,届时亦当劝兄嫂作生产计也”。可以说,严于律己、秉公用权,是周恩来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惟人生赖奋斗而存”则是他对亲友特别是晚辈的殷殷嘱托。
新中国成立后,更多的故乡亲友给周恩来写信,希望利用他的总理身份,谋得一官半职。周恩来敏锐察觉到旧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影响的严重性,立即划出红线,提出明确要求,这就是今天写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板上的“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还特意嘱咐晚辈,要将“不靠关系自奋起”这个准则代代相传。这和“十条家规”犹如告亲友的公开信,对于守住亲情关,教育亲属晚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抓好家风建设,周恩来不仅提出具体要求,而且时刻严格监督,一再叮嘱亲属晚辈不要享受特权,而要艰苦奋斗,即便是取得进步,也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周恩来的堂侄周尔均在部队被批准入党,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写信报告给周恩来和邓颖超。1954年1月,邓颖超代表周恩来写了回信,在表示祝贺的同时,要求他今后努力做到三个必须:“你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地为着党员的八条标准而奋斗,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争取如期地转为正式的党员。你必须注意密切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从而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你自知应不骄不馁,但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尔均等晚辈越发感受到周恩来对他们的严格要求饱含着殷切期望,“看似无情胜有情”,是“一种真正的爱,发自内心的爱”。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