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材上有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是记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帅朱德当年在井冈山时期艰苦奋斗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关于这篇文章,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的来历和作者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关于这篇文章的来历,那是1956年7月,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向全军老同志征文,编辑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丛书。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朱良才将军写了《这座山,它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等四篇应征文章,其中《朱德的扁担》后来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教材。
朱良才(1900-1989),是湖南汝城人。1927年10月入党,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在耒阳遇见朱德,加入红军。一生南征北战,早年参加过保卫黄洋界、围剿张辉瓒的战斗,曾断臂沙场;参加过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晚年作为开国上将,第一个要求退出领导岗位。
朱良才因为有中学毕业的底子,在红军中算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井冈山时期曾在朱德身边担任通讯员和红四军军部秘书。他所撰写的回忆文章大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见证的事情。毛泽东曾说过,朱良才乃是"军之良才"。
有关朱德扁担的真实细节
《朱德的扁担》作为一篇家喻户晓的课文,一直受到社会关注。到了1980年代,另一位当事人、曾经和朱良才一起共事的范树德指出,朱良才的文章有记忆错误。1928年朱、毛会师后,范树德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是红军部队最早的后勤负责人。他看到《朱德的扁担》后,作为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他在《文史通讯》1982年第三、四期撰文,提出朱良才的回忆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一、朱德扁担上的文字,不是"朱德的扁担""朱德记"这几个字,而是扁担的一端写的是"朱德扁担",另一端写的是"不准乱拿",共八个字。二、朱德挑粮的路线,朱文中说是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实际上是从柏露村到桃寮村。三、挑粮重量,朱良才说是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当时一担通常为100斤),实际上是40斤左右。
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住在茅坪(就是八角楼所在地),朱德的军部住在桃寮村。茅坪在井冈山半山腰上,山下的粮食是运不到那里的,只能在宁冈砻市以下的地方。从砻市往下走,就是柏露村。这里是永新通往井冈山上的必经之地。朱德挑粮是从柏露到桃寮村,往返60华里,都是弯曲不平的盘山小路,因此,红军战士都是挑个三四十斤左右。朱德军长年岁大了,可他"挑粮时,担子一头是行军时背米的三个白布米袋,另一头是一个用粗厚布缝的北方人叫做'捎码子'的米袋,两头共计装40斤,再加上他经常佩带的一支德造三号驳壳枪和一条装有约百发子弹的皮子弹袋,总共约四十六七斤"。这已经是体能的极限了。
至于那根扁担,就是朱德让范树德给他做的。范回忆说:“我当即带名勤务兵到桃寮村张家祠附近找到一个姓张的老板娘(当时红军对当地中年以上妇女的称呼),用一个铜板向她买了一根毛竹。削成两根扁担,一根送给朱德同志,另一根我留着自用。在朱德同志的那一根上,我用毛笔在一端写上‘朱德扁担',另一端写上‘不准乱拿'八个字。朱德笑着说:‘好啊,明天就用上了。'”
博物馆存放的扁担复制品留有遗憾
范树德的回忆被认定后,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了复制这个文物,派专人带着一根井冈山毛竹扁担,前往广西桂林,请范树德在扁担上重新题写这八个字。范在扁担上书写后,来人高高兴兴地返回井冈山。扁担陈列出来后,一位细心人突然发现"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乱"字可能不对,因为井冈山时代还没有简化字,必定是繁体字,而范树德却写成了简体字,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件不真实的复制品。为了还历史原貌,又派人带着扁担赴桂林让其重写。然而老红军范树德已经去世。现在井冈山博物馆展出的朱德的扁担,就是范树德书写的带有简化"乱"字的八个字。历史给人们留下了这点遗憾,同时也留下了朱德扁担故事背后的故事。
作者在《解放军报》发文更正自己回忆中的疏误
2001年6月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朱良才口述的《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的文章,更正了他过去回忆中的几处细节上的错误:"小学课本有《朱德的扁担》一文。文中说,战友们怕朱德下山挑粮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那时,朱总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敌情,白天和战士们下山挑粮。我是他的通信员,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后来,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仍不罢休,找到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花一个铜板买了一根毛竹,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又高高兴兴地下山挑粮去了。"
插曲:朱德的扁担为何变成了“林彪的扁担”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朱德的扁担》就被编入了小学教材,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谁料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后,朱德一度被批判,称其为"大军阀、大野心家、黑司令",批判朱德元帅的大标语不仅贴满了北京街头,而且连颂扬朱德的图书文章都被查封。更可笑的是,1967年2月,同样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被人换成了《林彪的扁担》,署名也没有了。到底是谁的扁担?课本又是谁篡改的?在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林彪是“副统帅”“接班人”,没人出来澄清事实。仅仅四年之后,林彪“九一三”叛逃事件发生,教材上的课文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原文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
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
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今天,前来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的人们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
(依据中国军网、人民网等有关文稿综合整理,责编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