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未到山西临县的双塔村,同驻在这里的中央后方委员会会合。这时,中央后委书记叶剑英已赶赴西柏坡的中央工委,留在这里主持工作的是后委副书记杨尚昆。毛泽东和杨尚昆交谈了对目前局势的判断:“同蒋介石的这场战争可能要打六十个月。六十个月,五年也。这六十个月又分成两个三十个月:前三十个月是我们‘上坡’,‘到顶’,也就是说战争打到了我们占优势;后三十个月叫做‘传檄而定’,那时候我们是‘下坡’,有的时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双塔村住了两个晚上,决定分两路行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携带一部电台和一部分警卫人员共100多人,乘汽车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中央机关和后委机关留守人员由杨尚昆率领徒步直接前往西柏坡。
3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从双塔村出发,傍晚到达晋绥解放区机关所在地兴县蔡家崖。在蔡家崖停留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听了3天汇报,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其中在3月27日至29日,听取贺龙、李井泉汇报晋绥解放区战争、土地改革、整党、工农业生产、工商业政策和支前工作等情况,并先后召开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等座谈会,详细调查农村阶级的比例、土地占有、土改工作团怎样发动群众等情况。
4月1日,在贺龙主持的晋绥干部会上,毛泽东发表讲话,肯定了晋绥解放区的土地工作和整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晋绥党组织对工作中发生过的几个“左”的偏向的纠正。讲话解释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要求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善于从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个全局的高度去把握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针对当时农村土地工作中正在流行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
4月2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毛泽东讲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办好党报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是在于它能使党的主张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毛泽东在晋绥解放区的这些讲话,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
在蔡家崖停留8天后,4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又上路了。为了安全起见,车队取道雁北地区,从北面的岢岚、五寨、神池,出长城要塞阳方口,再入古雁门关到代县,然后翻越五台山,进入河北平原,到达目的地平山县西柏坡村。离开兴县到城南庄期间,几乎每天走一站,晓行夜宿,不辞风雪。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利用一切机会,调查了沿途的县区和基层干部,听取汇报,指导工作,还要在油灯下批阅各地发来的电报。4月10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电报中指出:“中国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我党已经处在夺取全国政权的直接的道路上,这一形势要求我们全党全军首先在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及策略方面,在军事上的战略及重大战役方面的完全统一,经济上及政府行政上在几个大的区域内统一,然后按照革命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地考虑在军队的编制和供应上,在战役行动的互相配合上,以及在经济上在政府行政上(那时须建立中央政府)作更大的统一。”经过8天的艰苦跋涉,4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到达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商定到阜平晋察冀军区驻地城南庄后,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去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毛泽东因准备去苏联,暂留城南庄。
4月13日,在聂荣臻陪同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住军区大院。在城南庄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多次听取聂荣臻等汇报。这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会合前的一次重要调查活动。任弼时等参加了阜平、曲阳、定县的县委和部分区委书记会谈,还听取了晋冀鲁豫的薄一波,冀中的林铁和晋察冀的黄敬的汇报。汇报的内容,除了土改整党外,还包括恢复和发展新解放区的城市和土改后的农业生产问题,战争扩大和延长后财政情况和民力负担问题等。城南庄的座谈会持续七八天,对于完善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文件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到达西柏坡,和中央工委的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及先期到达的中央后委叶剑英、杨尚昆等会合。从此,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完成了历史使命,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毛泽东在城南庄共住了35天。期间,一方面为赴苏做准备工作,4月26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表示:决定提早动身赴苏联,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和斯大林研究一些问题。斯大林29日复电同意,5月10日又致电毛泽东:考虑到中国战局的发展变化和他途中的安全,再次建议他推迟来苏。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形势已经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毛泽东在思考怎样促使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到来和怎样迎接这一胜利的到来问题。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准备讨论如下问题:(一)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二)关于在今年冬季召开二中全会的议题。(三)关于酌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问题。(四)关于消灭某些无政府状态和酌量缩小地方权力的问题。(五)关于区、乡、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大纲草案。(六)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及其他问题。以上问题请他们先作大概讨论,然后再到城南庄商定。
从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出席会议。这是自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五位书记第一次在一起的中央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有关战略区的负责人:李先念、陈毅、粟裕、彭真、聂荣臻、黄敬、罗瑞卿、薄一波等。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三点战略性的意见:第一,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没有这一条,不能胜利。第二,胜利使人欣喜,但目前民力负担很重。要使后方的农业和工业长上一寸,才能适应战争需要。土改、整党、人民代表会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生产的发展,要使人民的负担适当减轻。第三,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适当缩小地方权利。这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一)华北、华中分别成立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机构。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由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任第二书记,聂荣臻任第三书记: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由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第一副司令员;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由董必武任主席。中原中央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邓子恢分别任第二、第三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李先念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中央已与中央工委会合,中央工委即行撤销。这样使解放区的工作由分散迅速向集中转变,实行党、政、军、财统一领导。(二)准备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著名人士来解放区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就这个问题;立即同有关人士交换意见。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已经发布了“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三)在如何发展战略进攻问题上,中央采纳粟裕等的意见,作出暂不渡江南进,而是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决策。
城南庄会议结束后几天,5月18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大院。当晚毛泽东转移到离城南庄20多里的花山村。5月27日,毛泽东离开花山村,到达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西柏坡,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