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史海钩沉
余国琮:要把“争一口气”的精神传承下去
日期:2022-07-0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欧阳文川

原标题:余国琮:要把“争一口气”的精神传承下去


66.jpg

余国琮,祖籍广东台山,1922年11月18日出生于广州,化学工程学家,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1943年余国琮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4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在匹兹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0年回国在唐山工学院化工系工作,1952年任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1965年成功研制出重水分离技术,保障了我国原子能事业平稳发展;1990年,筹建我国首个化工领域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精馏技术国家过程研究中心”首届技术委员会主任。余国琮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4月6日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余国琮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回国参与国家建设的海外科学家之一,像其他归国科学家一样,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归祖国投身科学发展事业。“争一口气”是贯穿余国琮一生的信念,可以说,“争一口气”生动地诠释了余国琮艰苦奋斗、科技报国的百年人生。

在战火中立科学救国大志

余国琮在中学时亲历日本侵略广州城,目睹了战火中家园被摧毁、同胞被屠戮的惨状。在西南联大化工系上大学时,日本军机的轰炸频繁猛烈,不得已时他常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跑警报”。这些沉痛的经历使余国琮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但国耻家难并未让他气馁认输,相反,为自己和民族争口气的信念却由此成为他在逆境中奋斗的强大动力。

1943年底,余国琮顺利考入密歇根大学化工系攻读硕士学位,在当时的化工领域,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最好的两所高校。然而1945年初,当他来到密歇根大学时,校方竟要求他补修一些本科生课程,“可能是美国人觉得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不行吧,……我当时就想争口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美国人的偏见。”最终余国琮不仅以优异成绩修完所有课程,而且只用一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的所有学分。毕业后他跟随当时化工热力学领域知名教授库尔在匹兹堡大学做助教。库尔教授十分欣赏这位科研能力出众的年轻人,进而邀请他做自己的博士生。博士期间余国琮主攻精馏和热力学两个研究方向,并在实力雄厚的梅隆工业研究所从事化工科研实践工作,一年后他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在匹兹堡大学化工系任教的第三位中国人。

执教3年间,余国琮不仅业绩斐然,提出了著名的“余—库”方程,同时还担任由中国共产党组建的“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首届理事。他坦言正是通过协会才了解到祖国对于留学生归国建设的渴望,这非常契合自己科学救国的志向。虽然当时匹兹堡大学许诺为他升职加薪,导师也动情挽留,但余国琮的想法很简单——“祖国的建设更需要我”。最终在协会的帮助下,避开了美国当局设置的重重阻碍,1950年余国琮以返港探亲的名义“请假”回归祖国。

在技术封锁中铸大国重器

20世纪50年代我国炼油工业处于起步阶段,而精馏技术不仅是包括炼油在内的几乎所有大型化工过程的通用技术,更是生产核工业所需重水的关键技术,然而这关乎国家经济和安全命脉的核心技术却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余国琮清楚地知道精馏技术对于我国化工产业和国防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来到天津大学两年后他就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塔板实验装置,1956年他主持的精馏项目被纳入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交恶,我国重水面临断供危机,这关系到原子能事业的存续和国家安全。1959年周恩来总理来到天津大学重点视察重水分离实验室,握着余国琮的手,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一定要生产出自己的重水,要争一口气!在技术人员、经费、资料和经验都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余国琮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谈及这段往事,他用“拼命”二字来描述。1965年,重水分离技术最终研制成功,由此为“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余国琮提出的“两塔法”也成为一直沿用至今的自主重水生产技术。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仅做到了重水自给,还成为重要的重水输出国。

余国琮并未将重水分离技术的成功研制视为壮举或者奇迹,在他看来,中国人迷信和崇拜美国技术的原因在于缺乏了解。曾在代表先进水平的梅隆工业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的他认为,“美国在化工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如果我们下点功夫,也不见得会赶不上他们。”20世纪80年代初,大庆油田斥巨资从美国引进的用于乙烯生产的原油稳定装置由于没有考虑到油品差异而导致投产后轻烃回收率一直达不到要求,美国公司派高管和专家团队调试了两个月都无法解决问题,只能赔款走人。当收到支援请求时,余国琮没有知难而退。按照他的改造方案对装置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试后,轻烃回收率甚至超过了原有设计的指标,而且设备性能和能耗也都得到了改善。这是我国第一次应用自主技术成功改造进口成套装置,它标志我国化工分离技术在当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后,余国琮及其团队运用新技术接连对我国当时引进的重要精馏塔装置进行改造升级,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精馏塔新技术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了新技术的产业化运作,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精馏分离技术的进步,还在某些重要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也由此实现了突破。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成就再次印证了余国琮的观点:只要努力,中国人有能力为自己争一口气。

在功成名就时赓续创新

虽然已经在技术革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余国琮从未停止科学理论的创新。在不断的精馏塔改造工程中,他发现现有理论实际上并不能满足所有数据需求,而“工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必须在基础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突破才能实现”。晚年的余国琮打破原有理论框架,结合现代物质传递、扩散理论,创造性地引入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方法,针对精馏以及其他化工过程,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化工计算传质学理论。2014年阐述这套理论的英文版书籍《计算传质导论及其在化学工程中的运用》发行以后便在国际学界引发较大关注,该书出版6年后,在出版商的邀请下已经98岁高龄的余国琮仍在病房中校订该著作的第三版。

余国琮对创新的孜孜追求还体现在教育方面。他曾说:“我们中国人并不笨,我们能自主创新。我不仅仅要去自己争一口气,更要把‘争一口气’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继续为中国‘争一口气’!”的确,“争一口气”最终需要中国人自己矢志创新。实际上,在攻关重水分离技术时,面对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余国琮就以成立专门专业、制定专门课程和编写专门教材,抽调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来作为应对措施。在成功生产重水的第2年,他已经培养了共4届40余名毕业生,这些学生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重水生产技术专家。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余国琮先后主持3次全国性大规模教学改革项目,他结合自身经历并充分了解国内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由此构造了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编写、开发了一批高质量教材与网络课程,形成了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的先进化工专业教学理念,例如提出用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取消一些专业课考试而改为读书报告等,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与当下所提倡的“新工科”建设要求相一致。

在余国琮看来,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从而服务于国家需要,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以之为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坚持凌晨4点起床备课,85岁站立讲台3小时给本科生上课,90岁培养博士生,98岁仍伏案修订书稿。如果说在面对民族偏见和技术封锁时,余国琮所展现的是铮铮铁骨,那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展现的则是谦卑温和。的确,“争一口气”不仅需要敢于斗争的坚韧品格,更需要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以科技报国为初心一生未变,余国琮将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化工事业和教育事业。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