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仰望西柏坡
革命圣地,梦萦魂牵、令人神往;精神不朽,历久弥新、永恒传承。这些年来,我曾多次到西柏坡参观见学。聆听一次次讲解,凝望一件件实物,回望一段段历史,深刻感悟信仰伟力,每一次我都有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因一段壮阔历史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圣地和精神家园。历史因为细节而生动、真实。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同志的旧居,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望着那一间间泥砖垒砌的平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我的心绪久久难平。
在西柏坡那仅仅几平方米的作战室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无与伦比的恢宏气魄、高瞻远瞩的战略运筹、坚毅果敢的决心意志,指挥人民解放军打赢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三大战役。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在进入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关头,党又在西柏坡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鲜明提出的“两个务必”,更是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1944年3月,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后,毛主席批示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并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目的就是“殷为镜鉴”“坚决不做李自成”。同年4月12日,毛主席在作《学习与时局》报告时,系统回顾了党的历史,指出我们党“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为此,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预见到由于革命的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告诫全党“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现在读来,这些话依然令人警省、发人深思。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寓意深远。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法宝。我党我军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毛泽东在红军时期就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访问时,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这些细节中,他发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并预言这必将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苦、挑战更严峻。西柏坡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才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