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史海钩沉
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
日期:2022-07-2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郭婷婷 马晓敏

原标题: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时时放心不下”,短短六个字,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出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赤子之心。“时时放心不下”饱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和工作常态,在新的赶考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就要发扬“时刻叨念争取群众”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尽管当时战事频繁和政务繁忙,毛泽东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温饱放在心上,为房东谢大娘“开天窗”照明、为沙洲坝人民掘井引水;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参加礼拜六“优红”劳动;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车水抗旱;张闻天帮助红军家属挑水砍柴……中国共产党人以“时刻叨念争取群众”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和交口称赞:“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继往开来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赓续传承中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权益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真正筑牢新时代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就要树牢心尽其职的责任意识。“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心中常常牵挂,才会时时放心不下,折射的是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自觉的精神状态。思想决定行动,思想上破冰,行动上才能实现突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即便是在节假日,他也从不懈怠、决不马虎。他还多次强调,当干部不要当得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得太潇洒准要出事。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始终保持见微知著、见叶知秋的极端敏锐,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的工作姿态,始终保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负责态度,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党“时时放得下心”。

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就要站稳一心为民的根本立场。对一方民生事事关切,才会时时放心不下,重在“放心不下”,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一心为民的人民立场。立场决定方向,只有真正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小事,就是民生的大事。面对新常态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始终坚持把人民安居乐业挂心头、安危冷暖放心上、万家忧乐记心中;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问题紧盯不放,查清盲点、治理痛点、攻克难点、疏通堵点,让人民事事放得下心。

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人民情怀,就要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对时局形势“时时在线”,才会时时放心不下。担当决定作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才会有多大成就。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黑天鹅”“灰犀牛”,“回头浪”“拦路虎”,各种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很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破局开路,以“只能出色不能出事,只能添彩不能添堵”的作为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使命砥砺前行,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力,让党和人民时时事事皆放得下心。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