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烈士陵园坐落在上海市徐汇区千年古刹龙华寺西侧,占地300亩,包括罗亦农、杨殷、陈延年、赵世炎、彭湃、陈乔年等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和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柔石、殷夫等“龙华二十四烈士”在内的1700多名英烈长眠在这里。纪念碑坐落在陵园正中央,采用的并非传统的竖碑,而是四片花岗岩墙托起的一块横碑,碑体长24米,宽13米,高7.5米。碑身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7个大字,背面为《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碑文》,全文如下(标点为引者所加):
巍巍中土,泱泱古国,载深履厚,灿烂光华。浩瀚的史迹,悠久的文明,蔚为勤劳勇敢、艰苦卓绝的华夏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内忧外患,夜气如磐。为了民族独立昌盛,人民自由幸福,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慷慨献身。鸦片战争一役,五口通商,上海首当其冲;列土分疆,负屈辱之重;欧风美雨,得风气之先;放眼世界,更切兴亡之痛。民智开通既早,马列星火东渐。共产党创建于斯,革命前驱,工农大众,广大爱国军民,满怀赤炽的热情,崇高的理想,同心同德,迎战火、冒斧钺、抛头颅、洒热血,内抗暴政,外御强敌,高举红旗,力挽狂澜,使十里洋场变为举世瞩目的英雄城市。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大地重光,振兴中华,任重道长。缅怀先烈,景行仰止,心驰神旺。爰建龙华烈士陵园,设馆纪念,镌石献词,砥励后人,以垂永久:
松柏傲霜,兰蕙其芳,浩气凌云,功被八荒,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千秋万岁,永矢不忘。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人民政府 立
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
碑文回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记述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奋斗,颂扬了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精神,告诫后人要永远纪念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烈。碑文用词精当、句式工整、文采横溢、感情充沛,读来感人肺腑、令人肃然起敬。
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共产生了171位中央委员,42人为革命牺牲,其中7位牺牲在龙华;首届10名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有8人牺牲,其中4位牺牲在龙华。在龙华牺牲的中央委员中,有一对兄弟——陈延年和陈乔年。
1927年4月至5月召开的中共五大上,陈延年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陈乔年当选为中央委员。6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在上海被捕。敌人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宁死不屈,只字不吐。7月4日,陈延年被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大义凛然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刽子手强行把他按下,但松手挥刀时,他再次傲然挺立。最后,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杀害。
陈延年牺牲后不久,陈乔年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在上海秘密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重新聚集革命力量。1928年2月,陈乔年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托人转告党组织,请求不要再为营救他费心和花钱。6月6日,陈乔年在被押往刑场前对狱友们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陈乔年牺牲时,年仅26岁,兄弟牺牲相隔不到一年。
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
1929年8月24日,中央军委、江苏省军委召开联席会议,因叛徒出卖,杨殷、彭湃等与会者被捕。28日,他们被转解到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自知身份暴露、时日无多,于是他们抓紧时间在狱中宣传党的主张和思想,引起了不少狱卒同情。敌人对彭湃反复施以酷刑,致使他手足俱折、血流满地,连续晕厥9次,他却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30日,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在龙华英勇就义,被称为“军委四烈士”。
从被捕到就义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彭湃搭建了一条通往狱外的地下交通线,向党中央送去了两封杨殷、彭湃的联名信件,表示会继续坚持斗争,嘱咐“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两封信不谈个人安危,却表达了对党无限忠诚的赤心,体现了龙华烈士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
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1931年1月,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柔石、殷夫、胡也频等36位革命志士在上海被捕。2月7日,国民党将其中的24位秘密集体枪杀于龙华,史称“龙华二十四烈士”。
“龙华二十四烈士”中,最小的是年仅17岁的欧阳立安。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经何孟雄介绍,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他与蔡博真等一起被捕。敌人看欧阳立安年纪小,企图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于是把他打得遍体鳞伤。但欧阳立安毫无惧色,严守党的秘密,义正词严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就是筋骨变成灰,也还是百分之百的共产主义者,我为主义,为人民而死,死而无怨!”
林育南等在龙华监狱的墙上画了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大家签上自己的姓名,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何孟雄说道:“革命队伍出现叛徒固然可恨,但叛徒再多,不能影响革命。今天叛徒出卖了我,明天将会有千百个革命的后来人。”李求实则说:“共产党员都是千锤百炼用纯钢打成的人。这样的人,你们永远杀不完。我们的良心和灵魂,永远属于我们的党。”所有这些同志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都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