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才,1911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目睹国家的动荡及乡亲们的穷苦生活,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也提高了他的斗志。1927年安徽省六安、霍山两县的共产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第二次执委会的决议,展开六霍起义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1929年,18岁的汪世才在家乡加入起义组织并被编入游击大队。
1931年1月,汪世才光荣的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的一名战士。同年部队合编,红四方面军成立,在红四方面军中任班长的汪世才,参加了著名的商(城)潢(川)战役。此时的汪世才有了较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作战时表现英勇,私下里照顾新兵,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长。几次考验下来,1932年,组织上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苏区向川陕地区实行战略转移,汪世才所在部队完成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的任务后,留在根据地坚持鄂东北、豫东南的苏区斗争。此时,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敌人叫嚣“砍尽大别山的树,挖尽共产党的根”。留在根据地的战士们同数倍于己之敌,反复周旋,英勇奋战,多次打退敌人的围堵。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根据地内的红军队伍按照中共鄂豫皖省委的决定进行合编,重新组建红25军,汪世才被调到红25军75师223团任班长。红25军重建后,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重大胜利,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1933年5月,蒋介石任命刘镇华为“鄂豫皖三省边区剿匪总司令”,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五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25军遭受严重挫折,红军和根据地受到严重损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出现严重危机。汪世才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磨练,即使在最艰苦最困难最危机的关头,他依然顽强地坚持斗争。危难时刻,1934年,表现突出的他,被任命为红25军第74师副排长(此时第74师部队只有三个营)。
1934年11月,红25军2900余人,按照中央指示,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他们转战桐柏山、穿越伏牛山,长驱1800余里,冲破20余倍之敌的围追堵截,于12月8日进入陕西省商洛境内。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今丹凤县庾家河举行会议,决定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改鄂豫皖省委为鄂豫陕省委。之后,还成立了中共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司令部,下辖鄂陕第3路、第4路、第5路、第6路、第7路、第9路共6路游击师和鄂陕游击司令部战斗营。
其中,鄂陕第3路游击师由时任223团3营副营长的汪世才带领三十余名红军战士在开展地方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35年2月8日,汪世才率部攻打了柞水红岩寺伪税警局,接着又袭击了附近反动武装,并趁机发动群众,动员青壮年踊跃参军。11日,鄂陕第3路游击师在红岩寺街正式成立。省委任命汪世才任师长,李志英任政委,活动在商县、镇安、柞水、蓝田边。第3路游击师成立后,先后有活动于商县秦王山等地的神团(大刀会)一百余人、葛牌镇苏维埃主席田银斗带领游击队近二百人加入第3路游击师;游击师师长汪世才还改编了占山为王的原国民党匪军赵九海等人。此时,第3路游击师已发展到700多人。
汪世才率领第3路游击师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横扫地方反动民团。他们首先袭击了红岩寺地区的反动民团,为建立苏区政权扫除了障碍;又与第4路游击师一起在玉皇山设伏,将敌四十军庞炳勋部一部击溃;接着,汪世才带领游击师先后打垮了黄土砭蔡略函民团、大沙河伍启仕民团、万青朱安贵民团;打开了木家庄廖家土豪盘踞的磨沟洞、立王沟民团头目蔡乾山盘踞的蔡家洞,缴获大批粮食、金银、布匹等物。在鄂陕游击总司令陈先瑞的指挥下第4路游击师与第3路游击师一起到瓦房口攻打了红岩寺地区最大的廖功安反动民团,俘虏敌连长和副官十余人。
在鄂豫陕边区著名的袁家沟口伏击战中,游击师同红25军主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战斗打响,敌人陷入四面包围之中,大部被歼。汪世才带领第3路游击师和红25军第225团,控制着袁家沟口东南山敌人的退路。敌旅长唐嗣桐率残部向南突围,遭225团和第3路游击师有力阻击,全部被歼灭。
1935年7月,红25军主力离开商洛西征北上,汪世才所在的第3路游击师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敌人调集大量兵力对根据地实行“划区清剿”,妄图以“分割包剿”,“各个击破”的手段,消灭边区游击武装,彻底摧毁革命根据地。第3路游击师辗转活动于秦岭南北山地之中,师长汪世才利用战斗间隙找战士们谈心、组织战士学文化、学唱革命歌曲,战士们喜欢和平易近人的汪世才促膝长谈,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朝气蓬勃。
7月底,第3路游击师特务队队长赵九海叛变,并到宁陕县东江口镇投靠了敌人。敌人得知第3路游击师的情况后,更加紧追剿,游击师遭受了很大损失。汪世才非常悲痛,但他明白自己是师长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继续战斗,在信念的指引下他振作精神率部继续与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8月中旬,汪世才率部在青岗槽与敌民团接触,打死匪徒曹民智等人;又在九间房全歼追剿我军的蔡玉窑剿共义勇队,击毙队长蔡家善、保长何清英等十余人;在蓝田葛牌镇、红石沟、甘家坪等地,不断地打击敌人。
第3路游击师还和同样留在根据地的第4路游击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1935年8月16日,第4路游击师的阮英斗部在红岩寺塔儿坪与蓝田县保安团作战过程中,被敌人包围。汪世才得知后,立即率部前往增援,并击退敌人。战后,敌柞水县蔡玉窑镇联保主任蔡家训向伪县政府的报告中说:“阮英斗部五、六十名包围攻剿”,“游击第3路汪司令随带机关枪、自动步枪各二架夹攻前来,奈属团子弹缺乏,势力不支,随退庙台子柳林沟驻扎”。
事实证明,汪世才率领的第3路游击师不仅是一支能征善战,而且是信念坚定,在政治素质上过得硬的武装力量。
1935年10月6日,中共鄂豫陕特委将根据地内各支游击武装合编,并组建成立红74师,继续坚持在陕南的斗争。12月,第3路游击师与主力会合后入编红74师。1937年2月,汪世才任红74师第6团团长,4月,红74师撤出鄂豫陕根据地,汪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坚持斗争2年4个月的商洛。
1937年9月,汪世才到抗大学习,1938年初学习结束,回西北留守兵团警备四团任第3营营长,后来任河南人民抗日军第3支队团长等职,期间多次率部和日军浴血作战。
1945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第五师、八路军第359旅与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组成中原军区。
1946年春,在豫南的我军部队行进新县浒湾南山时,与抢占泼皮河、浒湾的国民党广西部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7个小时。最终攻浒湾之敌伤亡惨重,向新县败退。浒湾战斗,独三旅作战英勇,受到中原军区领导表扬。尤其是在该旅任九团团长的汪世才指挥一营在浒湾西后山,多次打退敌人反扑,大量杀伤敌人,打出了我军威风。1946年6月,汪世才调任中原部队第2纵15旅45团任团长。该团是李先念手下战斗力非常强的一个团。
6月26日,蒋介石认为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时机已经成熟,即下令向中原军区发起进攻,打响了全面内战的第一枪。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其中,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由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等率领,由中原局、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和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之45团、359旅、干部旅组成。突围当晚,13旅旅长吴世安找来汪世才,要求45团在突围过程中执行殿后任务。
赵川镇
经过艰苦奋战,北路突围部队连续冲破敌军多道封锁线,于7月14日突破丹江防线和南化塘堵击,抵达湖北郧县与陕西商南县交界处。上级随即命令汪世才任团长的第45团后卫变前卫,连夜出发,占领商南县境内的赵川镇,掩护中原军区机关和大部队顺利通过。从宣化店突围开始,45团一直担任北路主力部队的后卫,现在到了打开进军陕南的关键时刻,调汪世才率团改打前卫,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此时,国民党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因为对中原突围部队追堵不力,蒋介石电令,要对赵锡田进行“军法从事”。赵锡田决心“戴罪立功”,下令他的第3旅和第20旅各一部“向赵川急进”,实行“超前堵击。”他们抢在北路突围主力部队之前到达赵川镇,占领了前坡岭南一线山梁,欲在商南赵川镇与中原突围部队决一死战。
45团在汪世才带领下,日夜兼程,急速向赵川进发。对赵川汪世才十分熟悉,他曾随红25军长征来到陕南,在陕南坚持斗争两年多。他在赵川,以奇袭的战术,活捉了民团头子赵六娃,缴获长短枪200多支,在当地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年后,他又来到这块征战过的故地。
到了赵川镇,汪世才拿起望远镜,细致观察地形和敌情。他将焦点聚集在了前坡岭,前坡岭紧挨赵川镇,中间一片开阔地,整个山岭成马鞍形,有两个高坡,地势险要;后面是悬崖峭壁、运动兵力不太方便,对防御掩护很不利;前坡岭的东面,相隔三里处有一条山沟,那里就是中原军区机关和部队将要通过的要道;南面是敌人占领下的玉皇顶高峰,敌军依据主峰,由东南到西南一线扇形展开,从侧翼紧紧扼住部队西进通道。他清楚地意识到,前坡岭阵地的得失,维系着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大部队的安危。他迅速指挥部队抢占前坡岭、佛爷岭,分别以第1、第3营占领该二处要地,以第2营为预备队,掩护领导机关从前坡岭西北四条岭下的凹塘通过。看见45团抢占了前坡岭,敌人集中了十几门山炮,疯狂地向山上轰击。霎时,前坡岭地动山摇,飞沙走石、浓烟滚滚。在敌人炮火轰炸之后,接着约有4个营的敌人成扇面形梯队向前坡岭阵地发起疯狂的进攻。1营指战员英勇反击,与敌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关键时刻,团长汪世才亲自带领3营的两个排来到1营前沿阵地,与1营长周子怀并肩作战。从团长的脸上,周子怀和战友们看到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定决心。
在汪世才团长的亲自指挥下,1营连续击退敌人多次凶猛的反扑。由于子弹所剩不多,1营指战员搬了许多石块,准备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周营长带领一些战士冲进敌群,抢了一些枪支弹药回来。战斗间隙,疲惫不堪的战士们问汪团长:“我们什么时候到解放区?毛主席知道我们突围吗?”汪团长看着这些可爱的战士,和蔼而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突围是毛主席、党中央决定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到解放区去。这次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我们用手榴弹、石头、刺刀已经打退了敌人十多次反扑,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很快,敌人又开始进攻了,当周营长再次带领战士冲入敌群的时候,在前沿指挥的汪世才团长被敌人的一颗流弹击中了头部,鲜血从汪团长的帽檐流了出来,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握住周子怀营长的手,眼睛里流露着无限的期待,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守住,一定要守住”。说完后,35岁的汪世才永远离开了他可亲可爱的战友们。
前坡岭汪世才牺牲处
守卫前坡岭的指战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战斗从19日上午八点打到20日凌晨四点,他们坚守阵地20个小时,激烈战斗16个小时,打垮敌人17次疯狂进攻,此役共毙敌军700余人,第45团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伤亡600余名。守卫前坡岭的第1营520人,战斗结束后仅剩下136人,其中坚守老虎岭阵地的1连全部牺牲,守卫佛爷岭的第3营亦伤亡170多人。
汪世才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前坡岭战斗的胜利,使得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率领的北路突围主力部队顺利进入商洛。这为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就地生根,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应考虑依靠巩部及广大民众在陕南十余县建立根据地”的指示赢得了空间,创造了条件。赵川前坡岭之战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李先念司令员得知汪世才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战斗结束后,李先念司令员来到汪世才的遗体前,脱帽致哀,挥泪告别。他悲痛地说:“世才同志是个好团长,一定要把他掩埋好。要记住这个地方,将来解放了要为汪世才同志建坟立碑!”
42年后的1988年4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和原北京军区政委、兰州军区顾问陈先瑞来到商南,到前坡岭战场凭吊英烈。汪锋在当年红25军转战商洛时,曾和红25军有过一段比较深入的接触。而陈先瑞从红军时期的鄂陕游击师、红74师,到中原军区突围,都一直是汪世才的老上级、老领导。2位老领导对汪世才都深怀感情,他们悼念了汪世才烈士,并亲笔题词:“汪世才同志永垂不朽!”“烈士雄风,万世新志!”
作者简介:高伊鹏,女,河南洛阳人,1991年5月生,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共商洛市委党校讲师。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