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既是世界风筝之都,也是红色文化之都,红色资源遍布城乡。草长莺飞的二月时节,我来到潍坊奎文区庄家社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抱中,有一座青瓦白墙、低矮古朴的房舍,格外惹人注目,这正是齐鲁大地上的第一位中共县委书记庄龙甲的故居。
庄龙甲故居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后来人们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将东西两院合为一处,故居大门口便把两侧的房屋连接起来,里面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庭院。1903年,庄龙甲出生在这里。故居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庄龙甲的成长进步,也见证了他将熊熊革命之火点燃潍县南北。
故居大门口大致采用青、白相衬的色调进行修建,黑色木门正上方的匾额镌刻着金色的繁体字“莊龍甲故居”。驻足观看,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迈步而进,映入眼帘的是敬立于庭院中间的庄龙甲烈士雕像,其身着盘扣立领衣衫,目光炯炯而坚定,似乎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什么。雕像后面是“掀开党在潍县革命第一页”主题景观墙,上面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入党誓词等。人们来故居瞻仰学习,先是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致敬革命英烈。
转回身来,大门口东面就是故居房屋,分为一门两窗,仿古青瓦覆顶,青砖铺地,略感狭窄。走进厅堂,对面墙上悬挂着庄龙甲手握书籍直视前方的端坐画像,两侧各有一把扶手椅。东面墙上悬挂着他的正面半身照和生平简介,下面方桌上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花束。
东里间屋是父母的居室,也是庄龙甲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发展党员入党,建立中共潍县支部,成立潍县特工队等。里面有一土炕,上有席子、长条矮桌、蒲团、扫帚等物品,墙上悬挂着母亲刘爱英等亲属的照片。母亲意志坚强,有骨气,抗战时期她让小儿媳带着孙子前往潍北抗日根据地,以躲避敌人的迫害,自己却毅然留了下来,她说:“大儿子被反动派杀害了,小儿子又去打鬼子,我不怕那些坏蛋。”老人一直生活到潍县解放之后,被人们誉为“革命老妈妈”。
西里间屋为庄龙甲夫妇与儿子的居室,摆设与父母居室相仿,也是极为简陋。正对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庄龙甲的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省立一师与同学们的合影。1921年秋,庄龙甲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是山东学生运动和新思想传播的中心,他的革命思想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1923年夏,庄龙甲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热衷于革命工作和表现突出,庄龙甲担任了省立一师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成为王尽美从事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大伙亲切地称他为“王尽美同志的左右手”。庄龙甲牺牲后,国民党特务妄图抓捕潍县共产党员,就对他的家人进行严密监视。因为特务们的横加阻挠,庄龙甲的儿子患重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夭折。后来,庄龙甲的胞弟庄龙田夫妇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他们受庄龙甲革命精神的鼓舞投身革命。庄龙田年少时就跟随哥哥进行革命活动,后来成长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军政干部。
故居东面建有庄龙甲革命事迹陈列馆,详细展示了庄龙甲短暂而光辉的革命历程。
呕心沥血,投身革命斗争。1925年初,庄龙甲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潍县开展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潍县第一个党支部,建立了潍县南屯村农民协会,这是山东建立最早的农民协会,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农民运动的发展。1926年6月,中共潍县地执委(后改称潍县县委)诞生了,庄龙甲被选为书记。中共潍县地执委的成立在潍坊乃至山东党组织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山东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推动了全省其他地区党组织的建设。庄龙甲由此成为山东党史上的第一个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为了与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1928年1月,潍县县委建立了第一支革命武装——潍县特工队,并进行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活动,在潍县大地上播下了革命火种。
舍生忘死,精神流芳万古。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庄龙甲积劳成疾,肺病日益严重,党组织安排他到安丘杞城村党的一处地下联络点养病。1928年10月10日,庄龙甲遭到国民党反动分子的逮捕,后被押送到南流(今潍坊坊子区坊安街道)保卫团。庄龙甲酷刑受尽,气节犹存,他向敌人郑重宣告:“共产党人不怕死!怕死就不是共产党!”10月12日,在南流大集这一天,庄龙甲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慷慨赴义,时年25岁。残忍至极的刽子手把他的头颅铡下,挂在潍县南门外城墙上示众。事后,庄龙甲的遗体被南流的同志悄悄掩埋。潍县县委委员牟洪礼得知这一情况后,留下了一首藏头诗:“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万古传。”人们把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从而确认了庄龙甲牺牲的噩耗——老庄死在南流。庄龙甲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贞不渝,他的高贵品格化为茫茫黑夜里的一座灯塔,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潍县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勇向前。
大门口西面是庄立安一门三烈革命事迹陈列馆。在庄龙甲的影响带动下,家人和乡亲们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堂叔庄立安就是其中一位。庄立安经庄龙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牺牲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孩子们牺牲后,庄立安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悲痛,但他对党组织明确表示:“干革命就会有牺牲,我的三个儿子是为党的事业牺牲的,他们是无上荣光的。”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革命精神境界,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走出故居,我久久难以平复激荡翻飞的思绪。山东省和潍坊市的多个教育基地已在这里揭牌,每年参观学习者纷至沓来,在这里人们感悟先烈们的顽强革命精神,为不断开拓进取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