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不忘初心强基层 竭诚为民勇担当
日期:2019-07-10 13:58:37         文章来源:延安党建网

他把患者大大小小的事当成自家事。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率先在延安市医院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及急性心肌梗塞经静脉尿激酶溶栓诊疗新技术。“非典”时期,他挺身而出、奔赴一线。回乡办院,他更是倾力坚守,不以盈利为目的,十余年来甘愿化作延长百姓忠实的白衣天使,使医院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零纠纷、零差错”,创建了人文品牌医院,他就是延长县翠屏山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白旭生。

不忘初心立志从医

白旭生出生在陕北黄河岸边一个叫佛光的小村庄,“看门靠狗、出门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来形容当时落后的条件很是贴切,在村里“缺医少药”成为乡亲们最大的“心病”。白旭生回忆,早年间村上无处就医、无处购药,老辈人牛鬼蛇神的土办法被村里人展示得淋漓尽致。“出山干活时不小心跌落悬崖,只知道把人往家里抬,要是昏迷不醒,就直接接童尿给灌,死死活活就这样等着侯着,也不往医院送。”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白旭生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出生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之后不久,他常说能活到今天还活出了人样简直就是奇迹。原来白旭生有姐弟12人,由于疾病5个哥姐未成年而夭折,此时“我要当医生”这一理想便种在了他心底,上中专时白旭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从此图书室、实验室成了他最喜爱的地方。

令白旭生内心更为触动是自己的母亲,当自己毕业学成归来时,76岁的母亲便匆匆去逝。原来他母亲25岁时因结膜炎直至眶内蜂窝织炎一年后左眼失明,直到去逝也从未看过医,整整50年就在一片模糊和黑暗中度过,从这时起白旭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路。“不能让贫穷成为无处看病、无处购药的天敌”这一初心时刻伴随着他今后的人生路。

医院的领路人

1998年,大学毕业后的白旭生成为延长县医院心内科主治大夫,由于医术精湛、业务能力强,2003年被调入延安市人民医院工作,2006年为了完成自己的初心他毅然辞去公立医院工作回乡创办了延长翠屏山医院,把医疗面向基层,满足老百姓身边所需的医疗和服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了人文医学就只剩下技术在裸奔”这是白旭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创办医院以来他始终坚持人文办院理念,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位医生和患者,他们的大小事便是自家的事。在所有翠屏医师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12月医院从小平房迁址到近3000平米含门诊、住院、办公为一体的独立综合楼,成为一家民营二级综合医院。

有了党支部万事都有主心骨。为了更好的凝聚力量,服务基层百姓,2016年翠屏山医院成立了党支部,确定“党建引领、文化支撑、科学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抓大局、保落实”作用,定期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赴各大医院进行专业技术学习,实行全程陪同陪护制、护士站前移、温馨病房创建以及医护一体化等制度,医院服务更上一层楼。

同时,白旭生重注医护人员自身思想建设,连续10年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赴北京、上海、湖南、江西开展以“爱祖国、爱党”为主题学教实践活动。

“很感谢医院,通过学习能使我们党员更勇于带头,更能理解医生的责任和初心。”在翠屏山医院工作10年的内科大夫刘小锋激动地说。不仅如此,医院举办护理操作比赛、演讲比赛,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百姓大舞台、春节联欢晚会等文艺演出,丰富医护人员精神文化活动,凝聚力量、团结信心。

在白旭生的带领下,延长翠屏山医院在2016年被延长县委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被延安市委定位基层党建示范点并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党组织”荣誉称号。

患者的贴心人

每天早晨查房时段,阵阵笑声总能从住院部病房内传出。

“阿叔昨天吃饭怎么样?有没有吐了?可千万不能暴饮暴食。”

“姨,你血糖高,可一定要控制,按时吃药”。

“都好着哩,你就放心吧,我就是再好吃也不敢不听白大夫的话。”一遍遍的询问,一遍遍的叮嘱,成了白旭生与病人之间每天的沟通方式。

76岁呼春莲是延长县七里村街道居民,多年来患有严重的肺气肿,一直在外寻医问诊。“那几年要么在北京要么在西安,大医院都去了个遍,就是效果不理想,身体一直难受,呼吸都困难。”每次说起白旭生76岁的呼春莲都十分感激,“他人好心又细,要不是白大夫我还不知道能活到现在不。”

无奈之下呼春莲回到了延长,经街坊领居介绍她来到翠屏山医院寻求治疗。白旭生组织全院内科大夫进行会诊后,得出了结论: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导致机体免疫下降,必须坚决停止激素服用。

要是停止服用激素,刚开始会更加难受,这心理关必须得过。在接下来几天内,白旭生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去做呼春莲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老太太同意了。经过一周的治疗,呼春莲的身体开始好转,呼吸顺畅了,精神劲头也高了,如今硬朗的她每天都要去广场上溜溜弯。

除了医院,白旭生也是社区的常客。一有时间,他就去社区进行挨家挨户地发放健康知识彩页,每次居民问到医疗问题他都耐心地解答,还组织各科医师不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堂,为老年人群进行血糖、血压等常规体检。

“翠屏有个白大夫,不为盈利暖人心”。如今,翠屏山医院平均年门诊就医人次达3万余次,住院人数达3000余人。

脱贫攻坚挺在前

“翠屏山上白云飘,山下延河水滔滔……书写医学人文诗篇,共建人文医院明天。”悠扬婉转的歌声曾无数次地穿过朱家河村的每条巷道。“唱支歌鼓个劲嘛!”,每次下乡义诊白旭生都会组织队员们唱响医院的院歌。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医疗队,进村入户,宣讲医疗知识,开展义诊,为贫困群众健康排忧解难,这支队伍成为黄土塬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安沟镇朱家河村主任孔宪富介绍,村上外出人口居多,在村人口大都老弱病残,多少年来村民们的健康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原来村上许多困难群众经常生病不去医院,能拖就拖,实在挺不住了才去医院,但一旦住进医院就成了大病,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普遍。”乡医冯长海说。

2016年,翠屏山医院与朱家河村结成对子进行包扶,为全村人带来了福音,体检、开药方、赠药品等各个环节轮番上阵。

“这医疗队没说得,村上医疗设备差,人家隔段时间就来了,看病又细水平还高,又是复查又是送药。”贫困户马文会说道。

在每次进村义诊后医院党支部都会组织队员召开总结会,把患病种类进行归类,分析患者病情并进行记录跟踪,将特殊情况拿来讨论。“在党支部会议上,决定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特困患者实行免费住院治疗。”白旭生说。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翠屏山医院还为朱家河村级卫生室投资兴建,雾化器、B超、心电图等医疗设备一应俱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乡医冯长海,他正是翠屏山医院包扶的贫困户。冯长海早年是赤脚医生,后因残致贫,医院党支部将他纳入了队伍的“编外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医疗医技进修,合格后担任了朱家河村的乡医。“很感谢医院,让我重拾技能走上公益性岗位为村上尽一份力,我也脱贫了,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多。”冯长海很激动。

据了解,两年来翠屏山医院进村义诊10余次,接待患者1200余人次,累计免费发放药品3万余元,朱家河村民们与义诊队员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