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我国一种传统健身方法,由八节动作组成,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写好讲话稿,也可以借鉴这“八段锦”。
一腔热情满怀抱
写作中要有三种激情:
兴奋的激情。接到写作任务,要立即兴奋起来、进入状态。这就好比一个登山家,看到一座新的高山,产生强烈的征服欲。
战斗的激情。起草每一篇讲话稿,都是一场战斗,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挑灯秉烛,废寝忘食,连续作战,不胜不还。同时,也要掌握工作节奏,劳逸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期待的激情。每一篇讲话稿,起草者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怀关爱、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会让整个起草过程充满创作的动力。
二肩道义妙笔挑
一方面,讲话必须坚持真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写好讲话稿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讲话必须体现民心、民意,要始终把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自觉地渗透其中。只有把握住真理和民心,为文做到俯仰无愧,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才能使文字工作更好地担当起以文辅政的职责。
三才妥当堂堂貌
文有三才,谓魂骨肉。魂,即文章的灵魂、主题、主旨;骨,即文章的结构、框架、体例;肉,即文章的内容。写一篇好的讲话稿,必须注意魂、骨、肉的有机结合,以魂为统领,以骨为支撑,以肉为内容,做到精神明朗,体格健壮,血肉丰满,浑然一体。
四方兼顾定基调
定好基调,必须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兼顾左右、立足自身。
吃透上情,要求准确、科学、全面地把握上级的意图。比如对于一个县来说,上情就是中央的大政方针、省里的要求部署、市里的实施意见。
摸清下情,要求深入掌握所辖单位、部门和地区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倾听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呼声。
兼顾左右,要求善于横向比较,学习借鉴兄弟单位、部门和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
立足自身,要求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楚自己的特点、特色、特长和差距、问题、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策和措施。
五点平衡摆布好
讲话稿的结构,必须平稳、牢靠、有力。搭好结构,需要考虑五点。
制高点,即从什么高度去观察思考,从什么角度来展开论述,也就是通常说的出发点。
中心点,最想突出的是什么,最想说明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是什么。
连接点,层次是否清晰,线索是否连贯,逻辑是否严密,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转折过渡是否自然平稳。
平衡点,每一部分、每个问题、每个层次之间,着墨多少,比例大小,也就是通常说的“黄金分割点”。
支撑点,如何运用科学的数据、鲜活的事例等材料增强说服力和可读性。
六个要素备材料
讲历史,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和概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讲现状,分析形势,对当前工作所处阶段、状态和程度进行判断和定位。
讲症结,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到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
讲对策,明确目标任务,提出指导意见,拿出对策措施。
讲保障,明确完成目标任务的资金、队伍等方面的保障举措,确保对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讲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预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
七种语言配巧妙
讲话稿不同于散文、诗歌、小说、学术论文等,其语言风格有独特的要求。具体地说:
准确,避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称、数字、引用、标点符号、页码等基本内容出现错误,尤其是定性、定调的用词更不能出错。
直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不能“九十里山路十八道弯”。
易懂,多用通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不用生僻的词、冷僻的字,尽量多一些“下里巴人”,少一些“阳春白雪”。
优美,做到意境美、情操美、思想美,使人听后如醍醐灌顶,充满力量,受到启迪,得到鼓舞。
清新,不矫揉造作,少讲一些听起来完全正确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官话、空话、废话、套话。
深刻,增强语言的思想性、穿透力,提出有见地、有针对性、科学透彻的主张。
凝练,在做到前面六点的基础上,力争“意则期多,字惟求少”。
八处俱到功夫高
眼到,多读、多看、多观察、多发现。
耳到,多听新闻、多听讲话、多听意见、多听指导。
嘴到,多问、多请教、多征求建议、多参加讨论、多交流想法。
腿到,多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行万里路。
心到,多思、多想、多悟,反复琢磨思考,把问题想通想透。
手到,多写、多练笔、多修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到,要重视研究领导的改定稿,从中学习提高。领导审稿时所作的改动,不仅仅是修改文字,更是对起草者思维方式和撰写角度的校正。
“忘”到,稿件完成后要达到让人“忘记”的境界。要忘记个人、记住工作,时刻记住讲话稿不是表现个人而是反映工作;要忘记成绩、记住不足,在不断学习总结探求中提高自己,使每一篇讲话稿更加完美。
编辑:贠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