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事公文写作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1.“跟着感觉走”。那些初出茅庐、初进机关门的人,在刚接触公文写作时,往往容易“跟着感觉走”,学术味、文学味、书生气十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虽不乏文采、也不乏观点,但总让人觉得飘飘悠悠,落不了地,不太靠谱,缺乏针对性。有个老笔杆子谈到自己当初为领导起草一篇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起了一个很有气势的题目《论思想冲破牢笼》,可领导看后大笔一挥,改为《谈谈解放思想问题》。
2.“跟着套路走”。随着机关岁月的磨练、教训的积累,人也慢慢地老实起来了,照着前人的老套路、老范文来写,很快就上路了,写得像那么回事了,但又开始变得刻板、僵化、八股化。这个阶段是一个必经阶段,但是时间长了不好,太危险。如果你作茧自缚,不能破茧而出,只能是越写越死。现在机关里有这样一种人:让他写稿子,往往很快就写完了,但是你会发现都是一个套路、一个面目,就像同一生产线上出来的,让他改了再改,还是那样。这样长期下来,一旦“定了型”,真有点无药可救。
3.“跟着问题走”。这个时期,对人对事、对业务对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感悟,从鼓捣字儿转变到琢磨事儿,笔下有了根、有了魂、有了神,不再受形式所困、文字所累,不再优先考虑结构严谨不严谨、语言优美不优美,而是开门见山、直奔问题、直指要害,说得明明白白,写得切实到位。
二、做好日常公文积累的六个步骤
1.“悟道”。“道”之本义是“道路”,后衍为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统群学、通万理、化万物的总智慧、总规律、总法则,是管本源、本质、本真、本位的,古人称之为“大道”。那么,我们共产党人的“大道”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写公文,不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大道”,就不会有思想性、规律性和辨别力、洞察力。“道”主要靠“悟”——感悟(直观感受)、体悟(亲身体验)、领悟(学习领会)、渐悟(日积月累)、顿悟(直达彼岸)。把道悟通了,一通百通,一了百了。
2.“研理”。道理道理,“道”和“理”是不同的,“道”之下为“理”,简言之就是某一具体事物或领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理论体系。不仅要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写作,还要学习研究古今中外的文章学著作,深入钻研写作理论,研究写作规律,精通文理、文脉,这样写出的公文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3.“习法”。“理”之下为“法”,就是创造、制造、改造某一事物的具体方法、技术、流程.制度等。写文章也有具体的方法、技巧、流程、步骤,如怎么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遗词造句、行文叙述等,我们称之为“文法”。“法”重在“习”。怎么“习”呢?一是要多诵习。尽拉多地熟读乃至能诵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好公文,久而久之就会读出文法章法,诵出语感灵感。二是要多摹习。也就是要注重多临摹好范文,照葫芦画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篇篇都是经典范文,应多加揣摩。三是要多练习。刀子越磨越快,笔头越写越硬。要抓住一切机会,亲自动手写稿子,和大家一起议稿子、推稿子、改稿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有大法,无定法”,学法得法不能拘泥于法,要活学活用。
4.“知事”。也就是对写作对象,你要非常熟悉、非常了解、非常在行。知事是行文之本,没有这个本,思想的锋芒就无以依托。要把知事谋事与作文谋文结合起来,知大局、察大势、明大事,悉政策、精业务、懂本行。“事”了解得不清不楚、不深不透,稿也就不可能写得又清又楚、又深又透。知事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习,二是调研,三是实践。
5.“积材”。就是平时要多注意收集素材,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主要是建好“四库”——思想库、素材库、语言库、范文库。用好“两把剪刀”:机械剪刀,剪贴报刊资料;电子剪刀,势辑电子信息资料。“一支笔”,即摘录抄录各类好观点、好语言、好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积累资料要做到纸上留印、脑中留痕、库房留门,以免用时想不起、找不到、翻不出,出现“守着粮仓饿肚子”“背着米袋要饭吃”的现象。
6.“勤思”。也就是光收集储存还不够,还要加工、消化。亲身思考和感悟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才能做到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日常思考感悟多了,下笔就不会肤浅空洞。
三、公文写作之前的“五个想明白搞清楚”
1.把主题、主旨、主线想明白搞清楚;
2.把方位、站位、定位想明白搞清楚;
3.把框架、结构、布局想明白搞清楚;
4.把重点、难点、亮点想明白搞清楚;
5.把场合、身份、对象想明白搞清楚。
四、精准构思的“五看”技巧
1.“向上看”。和上级对表,准确地领会把握上级领导精神。写领导讲话稿,除了要和中央精神对好表,也要和领导本人对表,做到:“平常学领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平常学领导”,服务领导必须了解领导、学习领导。要常学常悟领导的“稿外话”,包括其思想、语言、情感和兴奋点、关注点等,力争在各方面部与领导处在一个频道,同向思
考,同语表达,同频共振。“写前问领导”,就是动笔前,在时间允许、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与领导沟通得充分一些,把领导的思路意图摸得更准一些,增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不要自以为是、摸着黑写。要知道,领导不关心的东西等于垃圾。“写时当领导”,也就是如同演员入戏,把自己换位成领导角色。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想领导之所想,也要想领导之未想,努力达到“写后启发领导”的效果,防止领导想到一就只写到一,说到二就只写到二,—旦后来领导又想到三、说到四,而使自己陷于被动跟进、疲于应付。
2.“向下看”。和基层对表,接地气,了解下情,把回应基层呼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行文发文的现实依据,否则写出的文章、发出的文件就没有针对性。
3.“向前看”。和愿景对表,认清趋势、把准方向,不能看得太近。
4.“向后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过去走过的弯路。
5.“向里看”。和自身对表,正确定位,合理预期,务实施策,防止公文内容脱离现实条件和自身实际。
五、如何写出一个好题目
1.好题目有什么魅力?题目是文眼,是主题思想。它要很明确地告诉人家,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抵制什么,题目要像一面旗帜、一盏明灯、一个标杆、一面镜子,立场鲜明、态度明确、观点清晰。
2.好题目有哪些标准?好题目至少有这么“三鲜”:一是鲜明直接、有的放矢。让人一目了然、一针见血。二是鲜亮打眼、尖锐抓人。能够—下子说到人心坎里,产生共鸣、引发同感,同频共振,起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好效果。三是鲜活生动、有表现力。善于用一些“大白话”、大实话等通俗易懂的群众语吉,新颖别致、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好题目就是要“新、巧、活、短、实”,犹如一个人的好名字,能够让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心头一颤”,真正“听得进、记得住、叫得响、传得开”,能够“入目、入脑、入神、人心”。
3.好题目从哪里来?好题目来自干部群众,来自火热的生活,来自平时的思考和积累。一是好题目来自群众。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群众语言最生动、最鲜活、最朴实、最简洁,群众是语言大师,比如说,什么是官僚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群众就说:领导干部不下来就是官僚主义;下来不干事就是形式主义。从群众语言中去提炼题目是个好办法。二是好题目来自基层。基层是创新的摇篮,基层直接面对矛盾、问题和困难,躲不开、绕不过。从问题和现象中去提炼题目是个好路径,有时问题就是好题目。三是好题目来自实践。高楼大厦、深宅大院里是憋不出好题目的,憋出来的也苍白无力,也只是个文字游戏而已,实践是探索的沃土,活跃的创造来自实践,唯有实践出真知、出好题。四是好题目来自领导讲话特别是即兴的一些讲话。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在于他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于领导掌握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信息量大、含金量高,思想闪光点多,稍作提炼捕捉住就是好题目。
六、写好公文的“五个讲究”
1.讲究“皮薄馅厚汁多”。皮薄,就是过渡的话、穿靴戴帽的话少点,不要拐弯抹角绕圈子、不要东拉西扯不入题,说了半天还不着正题、不入主题,给人“只闻楼梯响,不见主人来”的感觉。馅厚,就是要有思想、有观点、有内容、有干货,要“货真价实”。文章的生命贵在有思想,一篇真正能够吸引人、打动人的文章,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词藻、工整的对仗,而在于有独到的见解。见解源于有没有一双慧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才可精于表达,善于察别人所未察、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汁多,就是有味道,这味道就是要有一定的文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文笔要好。干货不等于干巴巴,要既好用又好看,让人“吃”得有滋有味。
2.讲究“虎头豹尾”。所谓“虎头豹尾”,一是“头要亮”。即开头要吸引人,要抓人,“扣人心弦”,让人想读、爱读下去。通常可以采取“树靶子”“列现象”“讲问题”的办法,引出话题。二是“尾要翘”。做人不可翘尾巳,但做文可以也最好是翘尾巴。翘尾巴就是要有力量、有气势,让文章的结尾扬起来而不是落下去,能够提神来劲,具有感染力和战斗力。
3.讲究“起承转合”。文章讲究个“章法”,好文章可以“大开大合”,放得很开,收得很紧,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一篇文章必须讲究怎么“切入”,怎么“破题”,怎么“领起”,怎么“过渡”,这些个节点要好好推敲,要出彩。文章可以跳跃,但要避免显得突兀,不能“断气”,一定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看似乱石铺街,实则逻辑严谨,散而有序。写文章要学会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一步一步地深入和推进。“起承转合”好比一个曲子,有过门、有高潮、有快慢,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4.讲究“有破有立”。好的文章往往是“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立结合。一般是先破后立,“砸烂破房子,才好盖新房子”。“破”就是告诉人家“不能这样做”,就是反对什么、防止什么、抵制什么,“破”更多的是摆事实、讲现象、说问题,好比“把脉号诊”;“立”就是告诉人家“应该怎样做”,就是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褒奖什么,“立”更多的是说方法、讲道理、立规矩,好比“开出药方”。“有破有立”就好比坐诊又号脉,“望闻问切”又“开出药方”。总之,“有破有立”是以说理为主要特征的文章的核心元素。文章的针对性、生动性往往就体现在破与立的结合上,“有破有立”的好文章才生动有趣,才不会“沉闷”和“死板”。
5.讲究“遣词造句”。有人说,写文章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那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义理和考据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辞章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辞章讲得就是怎么遣词造句,好的辞章在于用词要妥帖,造句要合文法。遣词造句就是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宇斟句酌。文章用词既要准确、严谨、规范,又要生动、深刻、鲜活。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章有情有形,情在内、形在外,而情与形都有赖于语言表达。
七、文稿修改应持有的几种认识和态度
1.公文修改的过程是推敲观点、提炼主题的过程,是推敲结构、优化布局的过程,是推敲政策、完善纠偏的过程,是推敲内容、拾遗补缺的过程,是推敲文字、订正润色的过程,是感悟反思、不断提高的过程。
2.写稿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怕人修改、反对修改、拒绝修改,就是拒绝进步。当然,修改稿子要尊重原稿、吃透原稿,防止似懂未懂、不懂装懂、以权压人,轻易加以否定,胡乱瞎改一通,也要防止出现画蛇添足甚至点金成铁,“改动不改进、来回瞎折腾”和“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的情况。
3.“愈知愈知不知,愈不知愈不知不知”。意思就是,越写越感到自己的差距,写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有多么的肤浅和无知,反之亦然.
4.“事成于有心,功建于无形”。意思就是,公文写作是一方面要用心投入,一方面要明白这是辅助性服务性参谋性幕后性工作,“只写文章不署名,只写报告不讲话”,不能到处炫耀这份文件是你起草的,那篇讲话出自你的手,那个主意是你出的。
5.请别人提意见,既要有胸襟,还要有诚意,不怕丢面子,有肚量承受别人尖酸尖刻尖锐的批评,有勇气面对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有胸襟向高人、他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讨教;给别人提意见,也要态度真诚、方法得当、破立并举、以立为主,不能炫耀卖弄,不能过于坚持,不能过嘴瘾、逞口舌之快。
6.写初稿的人要有一种“靶子精神”。心甘情愿当“靶子”,无怨无悔当“靶子”,扎扎实实当“靶子”。当“靶子”是辛苦的甚至痛苦的,同时也是光荣的。哪怕最终被打得千疮百孔,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不剩一字,也不是无所贡献、一无所获。至少,锻炼了自己、启发了大家,划出了一条修改完善的“起跑线”。当然,当“靶子”也应尽量当结实的靶子、聪明的靶子,不能毫无修改的基础,一枪就被打趴下了。
八、学习“十法”
1.比对性学习法。比如:对比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
2.系统性学习法。党的建设的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行动指南)、制度(根本保障)又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重点性学习法。重大工作、重大理论、重要观点。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4.研究性学习法。创新性、前瞻性。比如:基层党组织组织政治功能问题。比如: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5.联系性学习法。由此及彼。比如:党建与群团建设。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与好干部的五条标准。
6.借鉴性学习法。不熟悉的领域、本领域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作法,形成自己观点观念。比如:政治生态问题。
7.记忆性学习法。经典、名言。经典如《古文观止》,共222篇,篇幅长短适中,每一篇选文也都非长篇巨制,易于阅读和理解,篇目和分卷比较匀称,极宜普及和流行。
8.反刍性学习法。重点理论、经典文章。重点理论,比如从严治党。
9.扫描性学习法。建立在已经理解和了解的基础上的学习。通过扫描,抓住重点、不同点,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比如:组织工作或组织部长讲话。
10.笔耕性学习法。“解构”与“重构”。
九、研究要在“五处”着力
1.在研究大局、把握大势上着力。比如:“四个全面”的研究。
2.在研究难题、推动创新上着力。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难题的研究。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基层治理问题、党员处置问题。
3.在研究业务、增强本领上着力。业务研究:政策、节点、关键环节。比如: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比如:精细精准,比如:从严治吏。
4.在研究实践、把握规律上着力。对实践的总结提升。比如:“五个基本”、“一派两聘”。
5.在研究资料、提升认识上着力。比如:调研资料、书籍资料。调查研究。
十、搞好调查研究的“八子”技巧
写好公文离不开“四个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业务研究、文法研究。其中,调查研究最为重要,其核心和实质是“问题研究”,其内涵包括四个层面:“调”,即调取样本,包括地区的样、行业的样、层级的样、工作的样、群体的样、事物的样、问题的样等;“查”,即查实情、查问题、查数据、查来龙去脉;“研”,即研析机理、研析形势、研析规律;“究”,即究其根源、究其本质、究其对策。
1.开动脑子。下去前要深入思考调研的主题主旨和主攻方向,不能太盲目,缺乏针对性;下去后要边看边思、边听边思、边谈边思、边走边思、边写边思。
2.放下架子。也就是放下思想包袱,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要怕人家说你这也不懂那也不明,都懂都明白了,也就不用下去了。
3.破除套子。不要总是固守过去调研的老思路、老套路、老模式,增强炅活性、机动性、随机性。
4.沉下身子。不当水中葫芦,要当水中鸭子,一个猛子扎到底,一竿子插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5.迈开步子。少一些闭门座谈,多一些现场走访,意料之外、原汁原味的东西,往往更真实、更宝贵。
6.拓宽路子。多条腿走路,走、看、听、问并举,不仅开展“现场调研”,还要注重“公文调研”“会议调研”“培训调研”“信息调研”“督查调研”“网上调研”“电话调研”等,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调查系统。
7.疏通管子。也就是畅通信息采集、情况沟通、民意收集的渠道,多一些“高速路”“直通车”,少一些“二传手”“中转站”,多一些面对面、手拉手、肩并肩,少一些“键对键”“筒对筒”“文对文”,防止信息衰减、失真或中梗塞。
8.消化果子。对调查成果,要在“研”字上着力,“究”字上用功,分析分解,消化转化,不能囫圈吞枣、照单全收,不能调查与研究相脱节。
十一、“功夫在诗外”的五个“诗外之功”
文章是作者的影子。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品如人品,一个认真品味生活的人,才会写出有品位的文章。一篇文章,字里行间能折射出作者的品德、品行,修养、涵养,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反映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从做文的角度看,做人要在“五要”上下功夫,即五个“诗外之功”。
1.要懂美。美文是生活之美、人生之美和人性之美的一种反映,是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一种表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未必真正懂美,要学会知美、懂美、爱美,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一个不知道欣赏美的人,很难写出美不胜收的漂亮文章。
2.要有品。写文章得有风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浩然正气、凛然骨气。文章的风骨,是其灵魂。风骨,乃文章上品中的魂魄。只有有骨气的人,才能写出有风骨的文章。“铁肩担道义”是“妙手著文章”的基础,有“浩然之气”才有“浩然之文”。要做那种肩膀硬、腰板直,敢于担当,一身正气的人;那种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一身骨气的人;那种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悟得透,既聪明、又精明、更高明,一身大气的人。
3.要性情。真性情是万物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真性情就有真善美,就敢说真话,道真情。从一定意义上讲,好文章就是在说真话。写文章时要充满激情,所谓写作冲动就足这个道理。真性情就会有激情,就会对问题有一种如刺在喉,不吐不快的激情。一个始终充满朝气、活力的人才会一挥而就一篇生动、鲜活的好文章。真正的写作是讲究有感而发的,这种感就是“感觉”和“感情”。
4.要积累。宋朝苏东坡曾指着自己几箱读书笔记和佳句摘抄对学者苏子容说:“括四海之佳句,囊古今之心声。”“厚积而薄发”就是他提出来的。所谓“厚积”,就是把生活经验、写作素材、名言佳句积蓄得极为丰富。所谓“薄发”,就是从丰厚之中,再提炼出最精粹、最绚丽的一层结晶。老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光史料卡片就积累了2万多张。有了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5.要心静。写文章是件苦差事,需要苦思冥想,字斟句酌,正所谓的“苦吟”。需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坐得住“冷板凳”,有时得“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静心“踱方步”。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好文章必然是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打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一句话,波澜壮阔的文章,要有波澜不惊的心态。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