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证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实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提高文化引导力、创造力、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压茬拓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改革举措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有99项已如期或提前完成,其他5项正按计划推进;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330项任务,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完成。先后推出的改革方案和举措主要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等。总的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文化领域重要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认真总结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鲜经验,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完善改革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创新改革举措,坚定不移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产品既有商品属性、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体制改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一般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在积极借鉴其他领域改革经验、与各方面改革相衔接的同时,注意体现文化例外要求,着力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要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设施网络,创新运行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文化小康顺利实现并不断巩固;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调动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二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要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不断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对文化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确保文化事业更好发展的同时,支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在推动中华文化扩大影响方面,要着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同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编辑: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