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对此,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形式,有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就有怎样的分配形式。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结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无论是劳动、资本、土地,还是知识、技术、管理、数据,都应该按各自贡献获得回报,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和保护要素价值合理实现、要素投入和贡献获得应得回报。
第二,这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通过积极发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市场经济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过程是:各类生产要素在要素市场通过买卖进入生产过程之中,生产出的产品在商品市场通过交换实现商品价值,最后生产要素按照各自对商品价值的贡献参与分配,实现各自价值。比如,通过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就要以股息、红利、利息等形式对股票或者债券持有者进行支付。坚持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获得各自收益,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效率原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第三,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内涵大为拓展的外在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演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来源中,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数据收集和加工所产生的价值前所未有。知识、技术、管理、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并且对生产的贡献明显提升,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分配关系必须与时俱进地体现这个趋势性变化。人们总是要求对激励作出正确的反映,只有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才能让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经济发展充满动力。否则,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就没有动力,经济就难以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第四,这是由我国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实现尚不够充分,需要着力健全相关机制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这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让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同强度的劳动获得不同水平的劳动报酬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充分体现知识、管理、技术的市场贡献。三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增加土地一级、二级市场竞争性,增加土地管理灵活性,发挥市场在土地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反映不同方式用途土地要素的价值,推动土地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区域集聚。四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和产品,让不同期限、承担不同风险的资金获得合理收益和风险补偿。
总之,《决定》提出的健全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