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劳动教育: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时代彰显
日期:2020-06-24 11:07:21         文章来源:党建网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共战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从战略高度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中央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在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制度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更好推进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使《意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中走深走实、落地生根,有必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视角,全面阐释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蕴。只有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才能在新时代教育领域中更好地发挥“改造世界”的真理威力。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人学本质论的内在要求

劳动作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形式,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形态,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当然,这里的“劳动”主要是指生产劳动。对于生产劳动,马克思曾从多个角度予以论证,而在这些论证中,最能彰显生产劳动之于人的发展的独特教育意蕴的,莫过于马克思从人学本质论视角展开的分析。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性特征,是人的本质属性。诚然,动物也在劳动,比如它们所“从事”的营造巢穴、寻觅食物、哺育幼崽等活动。然而动物的这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本能劳动,缺乏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所谓能动的创造性,在马克思看来,特指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所散发出的丰富的可能性,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拥有、才可从事。因而当人们从事于这样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时,就能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所谓无限的可能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也就是说,人所特有的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能够按照“美的标准和尺度”创造性开展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现实形态,通俗地讲,指的就是生产劳动,因为“生产劳动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能力的机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正是看到了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这种独特育人功能,马克思才认为,未来合乎人性的理想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现在我们开展劳动教育,重点也在于挖掘和彰显“劳动”的这种特殊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人学需要论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表示,在把握和诠释他的思想时,要把这些思想的文本载体,即他的著作本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里马克思有关诠释其理论思想的方法论自白,对我们完整把握和科学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集中表现在,我们在从马克思人学理论视角考察劳动教育时,不能忽视或“缺席”马克思从“人的需要”这一特定的人学维度所作的极其重要的唯物史观论证。

众所周知,马克思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人类亘古绵延的历史起点,并将之称作“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可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首先就意味着个人维持其肉体生命的“第一个需要”必须得到满足,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如此延展以至无穷,人类历史不断向前的壮丽序幕由此拉开。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对“人的需要”的动态理解,即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一劳永逸地被满足的,而是会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涌现。当然,这种新需要的涌现不是杂乱无章、毫无条件的,而是和自己所处的特定时代密切相关。这种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到达一定阶段时所必然发出的时代呼唤。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在大中小学立体化开展劳动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需要空间”在当今社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双重拓展。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教育领域内,首先指的就是人对自身更好发展这一“时代需要”的美好向往。因此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人学需要论的客观要求,更是对人的发展的“时代需要”的当代作答。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人学发展论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卷帙浩繁的理论著作中,最能概括和彰显其人学理论旨趣的,莫过于马克思与恩格斯联名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的如下主张:“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这种表述,一方面使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人道主义关怀,另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到,马克思在这里并未把那份深切的“关怀”仅仅锁定在某种抽象虚幻的理论思辨上,而是将“人的自由发展”具体现实化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从而使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具有科学性。在这种科学的人学理论看来,“每个人”的真实内涵,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而是现实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因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要求的全面性,就不能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每个人的“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而这样的“程度和全面性”,是完全可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实现的。因此马克思才将其人学发展论总结为一句话: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所谓“历史的产物”,说的就是自由全面的人,都要经过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要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之后,又适时地提出了“劳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使命和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因此,新时代在大中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理论逻辑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者段虹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