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彰显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不断增强着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
在国内循环方面,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国民经济循环无法有效畅通的矛盾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在国际循环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这种低成本、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核心技术缺失、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国内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国际市场核心竞争优势不足等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驱动型”发展越来越难,向“资源配置”升级逐步成为发展共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市场主体无障碍进入市场、获得资源,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各地营商环境的改善力度不断加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地营商环境水平的一次考验和检验。在疫情反复不断、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要做好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各级政府也要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市场化就是要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已经从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但是,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存在着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由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三者共同组成。三个治理主体相互配合、各施所长,才能达到要素资源配置的价值最大化。今年武汉“封城”期间,政府建医院、从全国各地调动数万医疗人员、大批紧缺医疗物资支援武汉,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紧密配合,使武汉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充分体现了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治理理念,从“以政府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构建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破除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障碍,一个现实的要求是,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等相关领域,要进一步开放市场,不设置许可门槛,鼓励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没有地域的行政限制,企业来去自由。以北京市2019年底推出的营商环境改革3.0版本为例。北京市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种类再压减一半以上,使市场更加开放;简化医疗市场准入程序,将诊所设立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降低社会办医制度成本,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改革,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实行自主申报,登记机关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随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障碍的破除,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范围扩大。
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的运行准则。因此,市场能够做的,就交给市场。当前,已取消企业设立登记时银行开户需要人民银行审核的手续,而是由企业开户所在的商业银行审核,作为主管单位的人民银行只需备案,因为商业银行对于企业银行账户的管理是市场行为,由商业银行审核既专业又高效。此外,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将施工图审查市场化,交由专业的审图机构来完成,而且审图机构必须对方案审查结果终身负责,改变了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行施工图方案审查“吃力不讨好”的状况。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具体体现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流程手续复杂、要件多、时间长等,税费、人力、运输、用地、融资等要素成本高,以及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甚至不合理等方面。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就是要减少、消除这些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简手续、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以及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改善、优化措施,使投资者和企业家能更加便利、高效地投资创业、展开经营活动,企业获得更好的增长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中,全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水、电、气、热、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企业设定的证明全部取消,其中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设定的证明事项10项,公共服务企业设定的证明事项14项,给企业松绑、减轻负担;继续以“减环节、减时间”为重点推动流程再造,加快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在试点区域内落地,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由企业按照政府公布的标准作出承诺,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给予企业决策更大自主性。
尽可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要最大限度为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便利,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成本最小化。
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自2017年开启营商环境改革至今,可以将改革阶段划分为3个版本。2017年至2018年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先后开启营商环境1.0版本的改革,改革内容以改善政府服务为主,包括减少审批手续、减少企业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等,进行了局部性的流程优化。2019年初,国内标杆城市进一步深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涵盖的范围更大更广,并突破了一些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1.0版本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流程再造。2020年初,在前面两个改革版本解决企业办事便利化等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大量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主旨不仅仅是解决审批手续等服务效率问题,而是更加注重服务创新,智慧赋能,确保政府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争为企业发展全面保驾护航,促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政府要对土地、水电气热、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统筹的长期规划,包括提前做好地震、地质灾害等区域性统一评估,电力设施主干网提前规划、设计,通信网络做到全覆盖,等等。这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要注重统筹协调、长远谋划,避免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20年4月29日,福建省厦门市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有效保障项目用地,根据项目类型、用地特点、生命周期以及投入产出要求,实行差异化供地价格、出让年限和供地方式。按照《关于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厦门市试行“产业定制地”,将明确准入要求的“标准地”和产业项目定制化需求结合,推行“以地招商”;健全项目快速落地机制,构建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一张图为核心的两级规划体系,规划一张图和经审定的专项规划均可作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依据;对利用既有土地、厂房增容扩建的,兑现有关鼓励政策,实施更简便快速的审批流程。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