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奏响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中国没有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或流产、或中断甚至消亡,而是赓续存在,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拥有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灵魂以及与数千年文明息息相关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精华,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在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这种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舍家卫国、甘于奉献、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爱国精神和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的来源是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彰显和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的延展,体现为一种国内外正义力量,包括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从志士仁人到普通民众全面而充分的合作精神;抗战精神的核心精髓,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核心坚强领导。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到了关键时期。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也更加繁重。越是艰难向前,越要更好地弘扬英勇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
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薪火相传中进行基因测序
抗战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论是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还是英雄气概、必胜信念,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经历时代风云变幻,却始终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灵魂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丰富精神滋养。
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这种精神在抗战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14年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000多万人的代价,顽强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那“最危险的时刻”,志士仁人奋勇当先,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完美展现。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及事迹。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东北大学生苗可秀投笔从戎,很快成为一名英勇的“东北义勇军”将领。4年后,他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不幸被捕,最终慷慨就义。他在遗书中叮嘱弟弟:“凡国有可庆之事,弟当为文告我;国有可痛可耻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
在1942年2月对敌作战中,东北抗日联军赵尚志将军身负重伤,被俘后誓死不降,用行动履行了“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中华民族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这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特质和精华,包括儒家学说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包括墨家哲学中的赖力生存、苦行节俭和发愤图强。
这些源自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优秀传统和精神理念,为历代志士仁人所尊奉、弘扬,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为那些在前线奋勇杀敌、在后方以各种方式报效祖国的民众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将各方力量凝聚起来,真正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抗战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也是全球人民及国际正义力量充分聚集、形成合力的精神。具体来说,抗战精神是对“三大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全面展现。
人道主义的对立面是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向其国内民众全面灌输所谓“武士道精神”,其实质是违背正义和人道、走向极端和反动的“自杀和屠杀精神”。
在国外,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实施“三光政策”“细菌战”等灭绝人性的行径,同时对亚太地区人民进行屠杀,都是反人类、非正义的罪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恰恰是对这种侵害他国、灭绝人性的法西斯精神的有力反击,彰显出人性的伟大之处。
抗战精神的最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面对“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和挑战,是爱国主义将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各民族、阶级阶层、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一致对外,真正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这是战胜外敌的力量源泉和各种力量合作的基础。相关事迹不胜枚举。
尤为不能忘记的是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的故事:他的母亲被日军抓捕,成为人质,被逼给儿子写信诱降,但信中只有对劝降的怒斥:“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最终,这位伟大的母亲绝食而亡。
马本斋获悉母亲死讯后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后来,他本人因积劳成疾而逝。朱德总司令为之题写“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挽联。
抗战精神还体现了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精神,是对国际主义的完美体现。面对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野蛮而疯狂的侵略、屠杀,全世界正义力量团结起来,最终将其击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法西斯主义何止是“寡助”,他们最终走向的是孤立无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迄今为止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地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大洲,20亿以上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伤亡人口近亿,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然而,在对这场野蛮战争的回应中,全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合作,充分演绎了国际主义精神。
充分依靠动员发动群众,使侵略者陷入“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场战争最终能取得胜利,是各方合力的结果。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当我们进一步研读有关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史的一些权威著作时,不难获得一个重要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蕴含了共同的、值得弘扬的精神特质:
一个是“军民鱼水情”精神。
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它的力量来源于充分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最为生动的体现就是“军民鱼水情”。这是革命根据地获得大发展的基础,也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法宝。
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程之中。将军民之情视为“鱼水之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立党之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讲道,抗战开始时我们是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不如敌人。但是,弱国为何能最终战胜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了19块抗日根据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领导的正规军与地方武装有132万人、民兵达268万余人。
另一个是“脊梁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人顾全大局、不怕牺牲,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面对敌人的炮火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抵抗外敌的钢铁长城。这是对“脊梁精神”的最好诠释。
一定程度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精神的集大成者,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启迪,从苦难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抗战的终极目的是世界和平,和平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反文明、反和平、反人类的不义战争,充分暴露了法西斯分子违背人类和平目标的狼子野心。早在战争之前,日本军国主义的目标就是企图通过军事入侵称霸世界。他们不仅要吞并朝鲜及中国,还要侵吞、控制整个亚洲,最终控制和称霸全球。历史事实也最终证明,这些疯狂的欲望和暴行,阻挡不住人类和平、发展的步伐。
抗战精神是全人类珍爱和平的精神遗产。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抗战精神的一个精髓和目标,就是维护人类和世界的持久性和平与稳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也最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伟大的抗战精神正是对这一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民族广泛认同的精神,是人类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
75年前,面对法西斯主义的猖狂进攻,世界各国正义力量通力合作,在超越种族、意识形态差异的前提下汇聚成捍卫和平的强大、正义的铜墙铁壁,最终打败了邪恶力量、维护了世界和平。在中国,正是凭借抗战精神,中华民族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由衰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75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抗战精神没有过时,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和力量。只有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清肩负的重大责任,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启迪、从苦难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总之,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