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
日期:2020-09-23 15:21:43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文波

制度优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大优势。好的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预见和防范风险,打好有准备之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打好战略主动战。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我们就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按制度机制各司其职、有序运行,从而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保持制度定力是前提。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增强制度自信,我们就能拥有战胜风险挑战的深厚底气。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保持强大制度定力、对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拥有无比自信的根本前提和依据。

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进入新时代,要把14亿人的思想和力量集中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没有中国共产党来统一领导,显然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很多优势,比如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归根结底,这些优势都来自于党的领导制度。保持制度定力,最根本的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定力之源”。今年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越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的制度定力就越是坚如磐石,应对风险挑战就越充满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制度创新是重点。实践没有止境,制度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我们才能拥有战胜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

制度定力不等于制度固化、僵化,而是“稳”与“进”的辩证统一。进入新时代,应把保持制度定力与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既要坚定制度自信,又要在坚持和巩固中不断加快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步伐,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

要注重“勤打补丁”。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新领域、新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度空白点和薄弱点,加快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及时堵上制度漏洞,切实补上制度短板。

要注重“适时精简”。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应本着“科学合理、务实管用、适应需要、便于执行”的原则,适应时代变化,根据具体情形,对制度该“瘦身”的“瘦身”、该“精简”的“精简”,以“塑形”塑出效能。

要注重“系统升级”。运用系统思维谋划和推进制度建设,哪个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容易出问题出偏差就重点改进和完善哪个方面,哪些制度之间及制度内部各环节之间存在间隙和松动就重点进行衔接和加固。通过系统性优化,不断推出质量更高的新版本。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抓实制度执行是关键。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制度执行,着力提高治理能力,从而以强大治理效能战胜风险挑战。

制度之要在精细,制度之效在执行,执行力的重要表现是治理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要坚持制度建设和提高治理能力一起抓,保证制度得到切实执行,真正具体落实到国家治理中,使国家制度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要求我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善于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作用。要把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抓实制度执行,就要把风险意识贯穿始终。一方面,努力培养见微知著能力,善于对潜在的风险作出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另一方面,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从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作者单位: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