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并以此作为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强调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打赢改革攻坚战,必须要再次实现“思想破冰”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含义深刻,意义重大。从国际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此时此刻,我们不由得想起1993年9月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程度、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度,已非40多年前所能相比;所遇到的问题,亦非40多年前之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啃下这些改革中的“硬骨头”,打赢改革攻坚战,必须要再次实现“思想破冰”,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思想破冰”,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
中国改革开放之思想破冰之旅,始于1978年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策,党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及示范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思想解放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的。没有“思想破冰”就不会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同样,没有“思想破冰”,也不会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就不会有今日中国之成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预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目前各项改革平稳推进,效果显著,预期良好。
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实现“思想破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方位高水平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关键节点,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考量。这就要求我们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这其实同样是要求深圳经济特区在“两个前所未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杀出一条血路来。
为什么这样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我们以为,正是“战略全局”引致“大变局”,而“大变局”反过来会牵制“战略全局”。中国的和平崛起,引发了西方一些国家的一系列不适应。因为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等的崛起,更是一种绵延数千年的价值观的崛起。这引起了一些以所谓西方文明为正宗的人的恐慌,不遗余力地抹黑我们,煞费苦心地宣扬所谓的“文明冲突”,甚至采取赤裸裸的围追堵截,从经济、科技、人文教育甚至军事等方面向我们施压,绝不否认其有迟滞或中断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图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就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曾多次被打断。比如,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不仅使我国落伍了,而且一次又一次摧毁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努力;辛亥革命后,我国虽然结束了绵延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又“把中国拖到了绝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开启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也遇到了很多风险挑战,比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全面封锁、抗美援朝战争、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决裂和边境冲突等。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仍面临着一些重大风险,这些风险挑战性质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处理不好、处理不当都会对我国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冲击和干扰。怎么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实现“思想破冰”。比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再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向全世界昭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气度和决心,更隐喻着中华民族为全球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明互鉴等诸多方面作出的贡献、实现“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之期待的全新思想引领。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