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培育打造强国重企 推动国家崛起强大
日期:2020-11-17 09:32:03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 作 者:卢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蓝图,具有重大战略和历史意义。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强国重企,是中国企业必须思考的时代发展命题和必须扛起的国家责任

培育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和兴国之举,是催动中国企业实现新的整体发展蝶变、加快做强做优做大的动力机制和兴企良方,是中国以世界大国、企业强国的身份定位担当更大国际责任的基础支撑和实践载体。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看,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是打造军工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能源强国、海洋强国和生态强国的主力军,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巩固国家地位的有力支撑,是中国回应任何挑衅和挑战的底气和自信。

从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视角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推动国家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推动产业升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受制于人的发展困局、化解转型风险的重要路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实践。

从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大国崛起的全球视角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理念和主张,在国际社会承担应有的担当和道义,维护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使命和责任,需要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作为载体去传递、推动、实施,让强大的中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接受、尊重和欢迎。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强则企业强,企业兴则国家兴,重企能够强国,重企必将强国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时代,各个国家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拥有世界一流企业的多寡,已经同人口、疆域、军事、科技、文化等要素共同构成了衡量大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和政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渐次崛起的发展历程中,一批企业在国家的重视培育和自身的努力奋斗下,成长为各自行业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延长发展时间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建设、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是所有国家求富图强的必经之路;发展、提高世界一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国家持续强盛的重要标志;培育、驾驭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使其基业长青、服务国家、贡献社会、造福世界成为所有大国和强国都必须求索实践的重大发展命题。

中国企业从诞生起就承担着比西方企业更多的国家使命和民族责任,是推动国家崛起强大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书写了实业救国、实业建国、实业立国和企业兴国、企业富国、企业强国的历史性贡献。它的曲折发展轨迹、不凡奋斗历程、强大内生发展动力、集体理性自觉和超群的组织动员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超大规模实力,决定了中国企业是中国国家力量和国家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崛起强大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支撑,是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

美国《财富》杂志今年发布的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超过美国(12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和标志性事件,中国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与美国旗鼓相当,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企业自强不息、坚持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企业大国,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企业法人单位已经超过1800万家,是改革开放前的44倍,是新中国成立前的214倍,平均每78人就拥有一家企业法人单位,并且以每天2万家新注册企业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企业不仅实现了数量和体量上的全球领先,更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网络,成为连接世界的关键“枢纽”和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自变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企业必须肩负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强国重企的决心和信心,加快新的发展蝶变步伐,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以企业的整体发展壮大成就国家的崛起强大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有企业肩负着引领中国企业共同建设重企强国的重大使命,也肩负着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化创新的探索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具备“六种力量”。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和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推进器”,更是凝聚中国企业整体合力的“集结号”,国有企业拥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国家基因和民族基因,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成果,承载着国家重大使命而诞生组建,在重大关键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具备天然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优势,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成为引领中国企业共同发展壮大的“领头雁”,成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重企强国的骨干中坚。

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强国重企、实现二次发展蝶变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坚持党的领导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与中国国情的一次深度结合,国有企业有责任去探索和实践这一重大制度创新。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与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能充分借鉴学习吸收世界各国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的有益经验。创新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实践“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到企业的中心工作。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国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贡献。

中国企业需要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为目标和路径,加快推动实现二次发展蝶变

自1872年第一家参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成立算起,中国企业怀揣“强国重企”的理想,在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萌芽,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重生,在改革开放、追赶世界的春潮里发展壮大,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落后到赶超、从“只有行政化的工厂、没有市场化的企业”到企业数量全球最多,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实现了第一次整体发展蝶变。

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打造更多强国重企,既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也是中国企业二次发展蝶变的重要使命和目标。从大到强是所有现代企业的内在本能和发展需要,中国企业在整体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跨越发展,但还没有实现整体上的强,仍然存在一系列短板弱项,在一些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依赖于人,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与西方世界一流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和结构布局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以极大的警醒,中国企业仅单纯依靠规模和体量并不足以震慑对手、维护国家权益,必须通过建设一批在各个行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核心能力的强国重企,通过推动二次整体发展蝶变进行系统性的补齐短板、提升弱项。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将面临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将倒逼中国企业加快推动完成二次发展蝶变。2020年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脱钩”“脱链”的极限压力测试。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正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有在与全球企业的合作竞争中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完成从大到强大的蜕变,才能真正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产业体系中享有一席之地。

(作者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