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新境界
日期:2020-12-01 09:42:21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毕京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深刻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创立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充满着政治智慧,闪耀着真理光芒,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胜战之道,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新境界。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哲学升华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军事哲学是时代精神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军事哲学是认识和思考军事领域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军事活动本质的根本看法,是对军事领域根本规律、根本价值、根本方法的最高概括。但凡伟大的军事理论,都以深厚的军事哲学智慧彰显力量。

传承发展、固本开新的军事哲学。我们党历来重视从哲学高度把握军事领域的内在本质、一般规律和辩证运动。我们党的军事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进行深刻思辨、高度抽象的思想结晶,是揭示军事活动根本规律、根本价值和根本方法的系统化科学理论,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精髓。在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回答军事问题,形成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推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习近平强军思想与党的军事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基本观点,坚持我们党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发展,把新时代强军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在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上作出原创性贡献,体现了科学真理性、理论创新性、实践指导性的高度统一,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又一次与时俱进。

挺立时代潮头、解答时代课题的军事哲学。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足强国强军新时代,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习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标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新的时与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地缘政治、综合国力竞争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的争夺更加激烈。我军建设发展在跃上大台阶的同时,还存在“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强军思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在回应和解答时代课题过程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军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由“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等“十个明确”构成。这“十个明确”是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奋斗目标、根本原则、根本指向、根本保证、战略布局、必由之路、第一动力、法治保障、重要路径等重大问题,涵盖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方面,贯通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全过程。习近平强军思想贯穿的鲜明主题是强军兴军,根本着眼是以强军支撑强国复兴伟业,核心要求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践指向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习近平强军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把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当代军事问题、指导新时代中国军事实践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党的十九大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安排,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此基础上,历史性地提出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充实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由此,形成了从2027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这对于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植根强军实践、引领强军事业的军事哲学。习近平强军思想,产生于强军实践,作用于强军实践,检验于强军实践,发展于强军实践,是新时代强军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的理性升华。这一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创造性阐发军事领域基本问题、根本观点和重大关系,为我们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和处理军事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导;生动运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和军事斗争艺术,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创新战争指导和作战思想,丰富发展军事斗争指挥艺术,为我们夺取军事竞争优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科学原则和策略方法;传承发扬共产党人科学的思维品格和思想风范,彰显着强烈使命担当、深沉忧患意识、科学思维方法、鲜明问题导向、严实精神作风,立起了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思想引领和行为准则。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在军事领域中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揭示规律、认识真理的强大思想武器。军事哲学思维是军事领域抽象度最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可谓“认识之认识、方法之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唯物辩证的观点、系统全面的观点、发展创新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是军事哲学思维的理论基础,并与军事哲学思维着眼宏观、把握全局,谋势造势、力争主动,抓住枢纽、决胜全盘,鼎新求变、正合奇胜等特征是内在相通的。习主席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是哲学思维在战略实践中的运用和展开。习近平强军思想体现的哲学思维,基于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注重运用战略思维总揽全局、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全局、运用前瞻思维预见全局、运用系统思维优化全局、运用创新思维激活全局、运用底线思维稳控全局。习主席放眼世界,洞察风云,把握大势,科学预见,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经济和国防两种实力的实践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运筹帷幄、科学指导,抓战略、抓大事、抓枢纽,以安全形势为立足点,以国家利益为制高点,以强军目标为聚焦点,以改革创新为发力点,推动强军事业实现历史性跃升。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习近平强军思想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理论穿透力、品格示范力和实践创造力。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带领全军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推动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重大贡献。

人民军队的强军制胜观

军事哲学是关于军事问题的根本观点。习主席深刻阐发新时代军事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根本观点,形成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军事哲学基本问题,反映军事哲学领域的基本矛盾,是军事哲学思维展开和实践检验的逻辑起点,是贯通军事哲学体系的一条红线。在当代中国,军事力量建设的核心是强军,军事力量运用的要旨在制胜。强军制胜,集中探讨了“强军事业”与“克敌制胜”之间的内在联系,既阐明军事力量建设规律,又阐明军事斗争规律,既阐明军事客观规律,又阐明军事指导规律,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根本规律。由强军制胜这个基本问题出发,可以提炼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领域和全部活动的根本观点。其要义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深刻阐发军事安全观。新时代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安全需求的综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征更加突出。习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视野大格局中科学运筹军事安全,把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构成和保底手段。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我们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手段和选择多种多样,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必须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深刻阐发强军本质观。强军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思考,习主席指出,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党的十九大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总结历史和现实需要,“军队的样子”就是强军目标明确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这三条是建军治军的要害,是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决定着军队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军队生死存亡。建军治军抓住这三条,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深刻阐发军事战略观。强国强军,战略先行。军事战略科学准确,就是最大的胜算。习主席指出:“积极防御根本在防御,要义在积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要毫不动摇坚持,同时要丰富和完善其内涵,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统一起来,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立起来,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立起来,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把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呈现,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推动“三化”融合发展。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构建立足防御、多域统筹、均衡稳定的新时代军事战略布局,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深刻阐发军事变革观。习主席指出,世界新军事革命,本质是争夺战略主动权。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赢得军事竞争主动,最需要的是创新,根本出路在创新。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必须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把改革进行到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加快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现军队组织架构历史性变革。推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深化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新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重塑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改革军事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深刻阐发军队使命观。习主席指出,军队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使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四个战略支撑”,着眼以强军支撑强国伟业,深刻阐明了我军的政治属性、根本职能、战略功能、国际责任。习主席指出,一个国家往往在两个时期面临的外部压力最大,一个是积贫积弱之时,另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有时候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深刻阐发战争制胜观。习主席指出,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把握军事力量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策划贵在机动灵活,要善于运用战争的矛盾法则,搞清敌人优势在哪里、软肋在哪里,我们强在哪里、弱在哪里,瞄着敌人的软肋和死穴打,着眼于发挥我们的优势打,以能击不能。把握联合作战、非对称作战、精确作战、整体作战的基本思想。加强作战理论创新,把握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创新作战方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着力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习主席阐发的这些根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新时代中国军事问题的根本看法,既是科学的军事认识论,也是科学的军事方法论。这些根本观点,放眼世界、基于安全,聚焦强国、聚力强军,战略先行、整体运筹,改革重塑、创新驱动,履行使命、旨在制胜,形成了回答新时代强军制胜这一基本问题的军事哲学内在逻辑链条。

与时俱进的军事辩证法

军事辩证法是军事哲学的重要内容。军事哲学所揭示的军事活动内在本质、一般规律、根本价值,需要通过一系列范畴和关系表达出来。习主席着眼新时代新实践,以缜密哲学思维、深邃战略睿智,创造性阐明一系列军事哲学基本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致广大而尽精微,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使我们的主观认识逻辑更加符合军事客观逻辑,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哲学智慧。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实现和平的前提和关键是能战。只有能战胜战,和平才有坚强保障和强大后盾。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渴望和平,但决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会拿国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习主席指出:“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在实力政治、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的世界上,铸剑为犁仍然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关键时刻必须有军事实力为后盾。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军队搞得更加强大,这样底气才足、腰杆才硬。

政略与战略的辩证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习主席强调:“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政略引领战略、指导战略,是战略的目的导向;战略支撑政略、服务政略,是政略的保底手段。一定要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善于着眼国家利益全局筹划和指导军事行动,不断提高军事战略指导水平。当今时代,军事和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战略层面上的相关性和整体性日益增强,政治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和制约愈发突出,军事斗争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显著增强。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善于着眼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筹划军事行动。

富国与强军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了,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更好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应和拉动作用。强国往往是经济和军事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习主席强调“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本、不迷途”,亲自提议到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追根溯源、正本清源,革弊鼎新、守正创新,把我们军队的“根”和“魂”扎深固牢。习主席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守正与创新,贯穿于习主席领导强军事业各方面、全过程,体现在作战指挥、政治工作、后装保障、国防动员、军事训练、军事管理、军事改革、军事法治、正风肃纪、人才培养、军事科研和基层建设等各领域。比如,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上,强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必须抓住战略契机深化改革,精准发力、蹄疾步稳,形成了改革强军的强大势场。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上,创造性运用我们党以点带面的科学方法,强调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注重牵住“牛鼻子”,同时又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推动各领域工作全面发展。

人与武器装备的辩证法。习主席强调,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装备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无人机并非真的无人,智能化也不是武器变成人,而是武器在前台、人员在后台,人的智能移植到了武器上。人的因素、装备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人与装备已经高度一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装备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习主席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我们既要敢于亮剑,也要重视铸剑,把防身利器真正搞强。把武器装备建设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数量与质量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军事力量能不能成为保底的手段,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习主席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确立军队建设发展“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不断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统筹谋划数量规模,着力提升质量水平,要求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强化战略管理,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和我军建设质量效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加快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现代化。这就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任务。

实战与实训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全军要把备战打仗作为主责主业,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言武备者,练为最要。军事训练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是和平时期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实战必先实训,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依法治训。实战化训练,就是要实字当头。深入纠治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现训练作风根本好转。各级特别是高级指挥员要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做好随时打仗的充分准备,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在艰苦严格的训练中、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在严峻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摔打和锻炼部队,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作风,始终保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战斗精神。

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强调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重大挑战时,我们没有退路,必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敢于碰硬、敢于亮剑。面对各种挑衅敢于接招、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斗争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灵活来把握。讲求斗争的方式方法和艺术,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在斗争中实现我们的目标和利益。原则问题不能让,该出手时就出手。讲求有理有利有节,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利益。

积极进取与坚守底线的辩证法。谋势造势、争取主动,是哲学思维在军事领域运用最出神入化的体现。战略博弈的根本目的是争取战略主动。习主席指出,战略就是要谋势造势,主动塑造。既坚守底线、坚决斗争,又着眼大局、管控风险,努力实现维权维稳积极平衡、动态平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周边安全稳定。多手并举、联动出招,加强军事行动与国家政治外交行动的协调配合。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在习主席坚强领导下,我军增强战略指导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更加突出深远经略、综合博弈、全域联合,挑战之中见机遇,阻力之中蓄动力,困局之中寻突破,定力之中寓主动,视危机为契机、化危机为转机,积极主动、主动作为、深远经略的战略布局正在形成。

理论的本质在于认识规律。揭示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军事辩证法的核心任务。列宁说过,“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习主席关于军事辩证法的思想,言简意赅、经典睿智,通过解析当代中国军事哲学基本范畴和辩证关系,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军事力量和运用的根本规律,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哲学武器,为强军打赢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知行合一的实干兴军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强军胜战的基石。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贯穿实事求是,强调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实干兴邦,实干兴军。习主席既是具有实干精神的战略家,也是具有战略意志的实干家,体现了远见卓识和求真务实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强军思想与领袖的崇高信仰、崇高情怀、崇高风范融为一体,与领袖的宏图大志、雄才大略、强军大计相映生辉,在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中产生巨大效应,释放巨大活力,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品质。

实干兴军的历史担当。古人说,“道始于情”。实践力量的底蕴,首先是信仰、使命与情怀。习主席强调要“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要求全军在实现强军目标上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命重于山,强军靠担当。习主席使命担当的实质所在,是把党的事业和国家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无比忠诚,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博大情怀,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推动国家和军队由大向强跃升的崇高追求。习主席在机遇与挑战相伴、成就与矛盾并存的新时代,勇敢担当起领导强军兴军的历史重任;在矛盾盘根错节、沉疴积习甚多的情况下,勇敢担当起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历史重任;在形势跌宕起伏、斗争异常尖锐的环境下,勇敢担当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历史重任。

扼要固本的实践标准。习主席要求全军“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战斗力标准是一个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所谓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指军事领域的各项实践活动,包括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方面的工作,其具体标准可以不尽相同,但共同的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即战斗力,这带有基础性和支配性。战斗力标准确立了与实践检验真理标准、人民利益价值标准相统一的军事实践标准。军事领域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战斗力建设与运用的实践;军队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就是以强大战斗力提供坚强安全保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就扼住了强军之根本、兴军之价值。

求真务实的实践导向。习主席把这一导向贯穿强军事业始终。强调要跟踪现代战争演变趋势,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究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特点和规律、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和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愚公移山精神攻坚克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发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工作中的问题摸准、对策搞实;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抓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抓则已、抓则必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真抓实干、务求落实。

以上率下的实践引领。习主席强调“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从我做起,从军委做起”。习主席抓国防和军队建设,既掌舵领航、果敢决断,又率先垂范、亲抓实干。当前,我国安全环境、军事斗争态势、我军使命任务、现代战争形态、我军组织形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任务都发生新变化。习主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抓紧工作,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指示,必须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压紧压实责任,发挥头雁效应,把责任担在肩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争当“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思想精髓”的阶段性成果,第一首席专家杨春贵)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