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对毛泽东最好的纪念。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深刻揭示了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党建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而深邃,它回答了为什么要建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怎样实现党的领导等重大问题,是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毛泽东说,虽然有共产国际的帮助,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发展,乃是由于中国本身有了觉悟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党——中国共产党。
1948年11月,毛泽东在给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刊物写的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的文章中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斩钉截铁地说:“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国人民命运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强调,党的建设过程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的;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方面,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与任务,决定着党的兴衰存亡和党的事业的成败;另一方面,党的自身建设要密切联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政治路线是党实施政治领导的首要前提,也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事业就发展,党自身也能够不断巩固和壮大;党的政治路线不正确,党的事业就会出现挫折,党自身也必然受到削弱甚至面临危机。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突出特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落后、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成为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关键问题。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分析了党内错误思想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以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和各种错误倾向的原则和方法。
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只能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强调解决党内矛盾“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要求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毛泽东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领导全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大大促进了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成熟,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历史充分说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书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同我们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1年他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宣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943年,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发表纪念宣言,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
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他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强调:“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他在七大开幕词《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反复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公仆”,才使我们党在各种艰难困苦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源泉。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他认为,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作用的问题。他把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作为党的“战斗任务”。
全国解放以后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指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
1956年,东欧一些国家出现不稳的状况,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讲:“我们党有成百万有经验的干部,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在干部问题上坚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风,反对不正派不公道的作风,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他指出,我们民族历史上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
他强调,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他反复讲,要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干部,要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要关心和爱护干部,要教育和培养干部,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
正是依靠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经过不同时期斗争考验的干部,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的实现。
“支部建在连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是我们党的显著特色和独特优势。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首次提出要在红军队伍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党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建立党代表制度。这一做法成功地解决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党对军队的领导权问题。
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提出,为了纯洁党的队伍,必须整顿党的组织。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从1951年开始三年整党,他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应以一年时间普遍进行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使所有党员明白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党遵循毛泽东关于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日益扩大、战斗力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虞云耀)
编辑:贠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