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史海钩沉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连载111
中共中央离开陕北
日期:2022-04-15   来源:西北革命历史网

A.png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战线迅速向长江北岸推移,战局发展很快。1948年二三月间,西北野战军取得宜瓦战役胜利后,西北战场的局面完全改观。为了能更直接地掌握各个战场的情况,便于指挥作战,也为了书记处的几位书记能更及时地共同研究和决定新时期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周恩来、任弼时等商议后决定率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东移,同中共中央工委会合。3月10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我们拟于三月二十日动身东移,约于四月十五日左右可到你处”。随即中共中央开始了东移的准备工作。

3月10日下午,周恩来在米脂县杨家沟向中央机关和警卫团的全体干部、战士作了关于向华北转移的动员报告。他回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一年来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转战陕北的伟大胜利及形势的巨大变化。他指出,由于全党全军正确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所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敌我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北战场在宜瓦战役中取得胜利后,西北野战军继续向黄龙山区挺进,连克10城,截断了咸榆公路。延安、洛川之敌,已成瓮中之鳖。周恩来兴致盎然地向大家宣布:中共中央坚持陕北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中共中央决定转移到华北去!接着,他反复阐明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一年来坚持留在陕北的深远意义,并强调指出:在胜利面前,仍有困难,大家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使我们的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的大部分人要跟随中共中央到华北去,还要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在陕北工作。针对有些家在陕北的人不想离开陕北,而有些外地人却怕把自己留在陕北的思想,一天下午,毛泽东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向大家反复讲了革命者应有以四海为家的道理。对那些不愿离开陕北的本地人说:“孩子总要离开娘。我是湖南人,爱吃辣椒、腊肉;要革命就不能不离开家乡。”对准备留在陕北的外地人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我在陕北住了十几年,对陕北人民很有感情,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离开,你们要再回到延安,为陕北人民服务一辈子,死了就埋在延安的清凉山上。”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全体工作人员表示坚决服从党中央决定,跟共产党、毛泽东革命到底。

中共中央要离开杨家沟了,任弼时亲自写信给米脂县县长乔备果,请他来杨家沟,安排和地方政府的交接工作。乔备果原在延安县工作,1947年11月,中共中央机关移驻杨家沟后,中共中央西北局调他到米脂县担任县长,安排和中央领导人和机关人员的生活和安全。见面后毛泽东风趣地说:“撤出延安时,我稍微走得慢了一点,彭老总就命令我快走。我是属于他管嘛,得听他的命令。今天,我们准备离开杨家沟,要走了,所以才请你来的。我们是属于你所管的米脂县的黎民嘛,我们是你所管的庶民,不能不办迁移户口手续。总不能不告而别,悄悄地走呀!”任弼时接着说:“我们和别的机关部队一样,节约粮食,支援灾区嘛。从去年八月份起,规定每人每天从口粮中节约二两,共计节省粮食两千来斤。现在交给你们,去支援灾民。”乔备果表示感谢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和接济。任弼时说:“这还要谢吗?这些粮食不是陕甘宁边区农民生产的,便是河东那边的农民生产的。如果说有点意义的话,那就在于它是从每个人的口粮中节省出来的。用来接济灾民,理所当然。我们多少年来不就是这样度过来的吗!”

3月20日,杨家沟的全体区乡干部,应邀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欢迎大家进窑洞里坐,询问全区的土改、生产等情况后说:“我从延安动身,一路来到杨家沟,听到一些群众反映,我们有些干部民主作风不好,动不动打骂人。这种作风不好啊!”说到这里,毛泽东特意做着手势说:“这叫自己打嘴吧。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和国民党一样,随便打人骂人,对群众要说服教育,这样,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我们的事情才好办。”毛泽东问区委书记高庆祥:“你打过人没有?”高回答说:“过去我们区上也有些干部打过人,自毛主席来纠正以后,再没有打。”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吗,有错误改了就好。”“世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死了的人,一种是没有生下来的人,除了这两种人谁也难免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改的越快越好,这才是好同志。”毛泽东向区乡干部叮咛说,在各项工作中一定要贯彻党的政策。在土改中要注意团结中农,正确对待地主富农的子女。他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对革命、对人民负责啊!”叮嘱大家要治好战争创伤,带领群众度过灾荒,绝对不能叫饿死人。高庆祥代表全体区乡干部向毛泽东表示,保证一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努力搞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毛泽东向大家表示:“我们离开杨家沟是为了迎接新的斗争,夺取全国的胜利。我们虽然离开了,但是我们绝不会忘记陕北人对革命的贡献。”

3月20日,完成了东移的一切准备工作后,毛泽东起草了一份4000字的长电,把中共中央东移计划、战争形势、全党执行政策的情况和纠偏的情形向党内作了通报。毛泽东满怀信心地指出,估计再打一个整年,敌我两军在数量上可能达到大体上平衡的程度。五年左右消灭国民党全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本年内不准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时机大约在1949年。目前我们正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下工作。这样做,可以有力地支援南线作战,可以抽出许多干部输往新解放区。同时告诉大家:中央亦准备移至华北,同中央工作委员会合并。次日,毛泽东专门电告彭德怀:“我们本日动身东移”,前往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陕甘全局,除陈谢一个旅在陕南外,由你们独立担任”,并对中共中央撤离后西北战场工作进行了部署。

3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要离开杨家沟、离开陕北了,杨家沟的山峁上、崖畔上、大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群众。当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走到小桥滩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妇女们手里提着一串串的“燕儿”,准备送给中央首长和战士们。送“春燕”是陕北风俗,每年到清明时节,妇女们便用积攒下来的白面捏成飞燕、卧猪、跪羊、蟠龙等象征吉祥的动物,蒸熟以后,上面点着胭脂,用绳子穿起来,每两个中间串一粒红枣,小的每个半两,一串二三十,供孩子们吃着玩,大的春燕,每个四五两,大燕儿背上驮着小燕儿,这是敬长辈的,琳琅满目,颇为好看。虽然农事节气还没到清明,为了欢送中央领导,妇女们提前蒸了这些稀罕的礼物。见队伍过来时,大家便捧着“春燕”迎上去,献给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当毛泽东等婉言谢辞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毛泽东也深情地说:“陕北小米我吃了十多年,实在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为了全国的解放,我们又不得不离开。”中央领导几次劝老乡们回去,可是谁也不愿意,不知不觉,到了离杨家沟十华里的蔺家寺,中央领导这才让战士们排成一列横队劝阻老乡们继续送行。大家依依不舍地站下来,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挥手致意。

离开杨家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绥德县吉镇、佳县刘家坪各住一夜。23日中午,到达吴堡县川口村南的园则塔渡口。早在10天前,警卫团到渡口做了准备工作。他们先对黄河两岸的地形和水势作了调查,修筑了预防敌人空袭的工事。接着挑选了十几只木船和几十名水手。然后,又对每一条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组织水手和战士进行了几次试渡。

来到河边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分别上船。他们亲切地和船工打招呼,无限怀念地远望着渐渐远离的陕北群山,平平稳稳地靠上黄河东岸。毛泽东先下船,向船工们道谢,又面向河西而立,久久地凝视遥望着他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高原,直到周恩来、任弼时先后来到他身边时,他才收回目光,深情地说:“黄河真是一大天险啊!如果不是黄河,我们在延安就住不了那么长时间,日本军队打过来,我们可能又要到什么地方打游击去了。过去,黄河没有很好地得到利用,今后,应当利用黄河灌溉、发电、航运,让黄河为人民造福。”显然,离开陕北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思考未来新中国的建设了。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