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散文

半部人生亦风流

日期:2023-12-05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徐映珉

鄙人平生与山有缘:生长于陕南商洛山,入伍来到甘肃麦积山,参战上过云南老山,生活工作于兰州五泉山,边防代职到过喀喇昆仑山,退休后安居终南山,平日里又喜爬山锻炼、登高望远,且对登山之难之苦之险有着别样体验和深彻感悟。

常言道:读史可以明志养德,游览可以净心爽怀。鄙人乃军中普通一卒,经历平平,学识浅薄,知史不多。至于游览名胜、观光赏景,更是无暇顾及,只是偶尔从小小荧屏上一睹许许多多大好河山和名山秀水之奇险壮美风光,很少身临其境识其真面目。要说真正到过风光旖旎之地,半辈子只有两次。一次是40多年前的1980年7月,上了一趟与家乡隔岭相望的西岳华山;另一次是30多年前的1992年夏天,参加在皖南举办的全国记者科技写作班期间,有幸光临黄山,且两次都因种种原因,望高却步、半途而返,未能登临奇险之巅,饱览“人间最瑰丽之景”。虽然未达净心爽怀、抒情悦目之目的,但时常回味起来,亦觉心满意爽、知足快乐,并从中得到不少启迪、感悟人生。

记得初次上华山,正值盛夏时节。我和几位刚步入新闻报道行列的战友参加完师里举办的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后,有幸结伴而行。那时的华山只有西边一条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几经艰难跋涉,待到青柯坪时,大家已疲惫不堪。小憩后,我们便攀缘铁链登上百尺峡。忽抬头,看见“回心石”,果然有种志减一半的感觉,而几位勇者则信心十足,不改初衷,继续奋力向上。我和一位战友却体力不支、回心转意,原路返回,未达峰顶。

后来登黄山时,我吸取登华山的教训,暗自立志:与同行者并肩为伍,一步不落,不达目的不罢休。可观罢“迎客松”欲登最高峰天独峰时,还是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当时,正下着小雨,举目仰望那“飘浮”于云海之中的险峰、狭道,顿觉置于仙境,头眩脚轻,加之人流拥挤、视线不佳,为防意外,只好作罢。几个钟头后,那些登上峰顶、饱览举世皆叹的绝美风光者,返回后指着道旁巨石上“不上天独峰,遗憾乃终生”的大字警言,向我大发感慨,不知是鼓励还是耻笑?

两次登高未成,心中不免有种后悔之情,也的确留下终生遗憾,至今这两座名山再未涉足过。此后,喜好户外运动的我,虽常与一些驴友或亲朋好友结伴而行,穿行在崇山峻岭间,但终因体力不支或天气原因,总是望高却步、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高山仰止非怯懦,量力而行尤可贵。渐渐地思来想去,也不觉有什么遗憾了:天下之大,名山之多,一个人平生想要游览所有的名山胜川、江河湖海,是不可能的。再说,人的欲望和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游了黄山,还想登华山、上泰山;游了中国的,还想看外国的。倘若以未达某一游处、某一景点就算作一大憾事的话,那么,人生在世,遗憾的东西就太多太多了。于是,每每看到那些“不来是你的遗憾”“不上是你的遗憾”等如同时下流行的广告词的诱惑之言和警语,我时常在想:“无限风光在险峰”,而登上险峰就一定很“风光”吗?斗转星移,人去山空,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依旧的水,人还是从前的人,遗憾什么?

明代大学士陈继儒在他的《小窗幽记》一书中,曾用“苍蝇附骥”“茑萝依松”来讽刺嘲笑那些没有骨气的人。骥,马也,是说苍蝇附在马尾上,速度固然很快,但洗不去粘在马屁股后面的羞愧;茑萝总是绕着松树往上长,虽然爬得很高,但无法洗掉攀附依赖的耻辱。做人,贵在有正气骨气,仰仗他人、攀附高枝,是最没出息的。 明代大学士纪晓岚在感叹人生经历时说道:“世事艰辛多磨难,半部人生亦风流。”由登山联想到人生之路和仕途之履,亦有相似之处。与大自然的名山秀水相比,现实生活中的“黄山”“华山”“庐山”乃至“珠穆朗玛峰”,则多如繁星,数不胜数,其风光美景更是奇多姿多彩、无限迷人。且人的欲望心理是永远难以平衡和满足的,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有了钱财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有了轿车想美人,吃了山珍想海味……要说遗憾,这方面的失意和不爽,恐怕远不止少看一次华山上的日出和黄山上的云海之美景了。再纵观那些跋涉于仕途之道上的“好胜者”,为达目的,或借梯登高,或迂回绕道,或依附“大树”,或手抓“链条”,或靠人扶着,或不择手段插队加塞找捷径乃至铤而走险,或屈或躬……如此爬得艰难辛苦,又何必呢?即便费尽力气勉强登上“顶峰”,尽享一时风光,说不定“下山”时因体力透支或行不端、走不正一脚踩空翻到“阴沟”和“深渊”者多的是。笔者有个朋友给我讲述了他结识的一位从将军位置上退下来的人物:在位时官态十足,盛气凌人;退休后满以为“安全着陆”“平安无事”,岂料因自律不严、违纪违规而“翻船落水”,受到降职降衔处分。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跑”“送”“要”得到的将军,原本星光灿烂、光宗耀祖,到头来一落千丈,又回到“原点”。如今,肩上没了将星的他,平头百姓一个:整日深居简出,回老家无脸见人,待城里不愿出门,见了熟人躲着走,朋友请吃饭借故推辞,邀请参加聚会活动婉言拒绝,聊天没知音,对弈没棋友,垂钓没人陪,打牌没人理……用他的话说“人不人,鬼不鬼,比判几年刑还难受”。如此人生,实在看不出“风光”在哪里?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犹如飘荡在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一帆风顺堪称奇迹,随时遇险才是常规。”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八九。无论是为生活艰辛而奔波,还是为仕途升迁而拼搏,当应面对现实、量力而行、明智而为,切莫欲念过多、期望过高、追求完美。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树立了一面明镜——身为一品大员的清代宰相刘墉,一生忠诚勤勉、清廉为政、刚正不阿,被誉为“乾隆第一大清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在仕途上苦斗坚守了数十年后,他厌恶了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看清了官宦江湖的沉浮险恶,在奉旨修完《四库全书》后,几次向乾隆皇帝递交辞职报告言明“告老还乡”。虽然未到退休年龄也未获皇上批准,但他深知为官之苦,感慨万千:“别人天天做梦都盼着升官发财,可我碰到加官晋爵时就心里发毛、很不自在、避之不及。我宁愿不要头上的顶戴花翎,过半生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也不要一辈子顶着乌纱帽的荣华富贵和风光。”此番感言如暮鼓晨钟,催人醒悟:人生路上,有许多令人神往的“珠穆朗玛峰”,这些高点虽然耀眼风光,但皆是昙花一现,不能驻足长留,大多时候行走在羊肠小道的峡谷间和坎坷崎岖的低洼处。

由此看来,“回心石”前畏艰回心,“天独峰”下望高却步,并非缺乏信心、惧险怕难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倒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的明智选择。

有道是:登高不成心神爽,半部人生亦风流!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