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查询结果
  • 张宗逊

            

    张宗逊(1908~1998年),陕西省渭南县(今渭南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达陕北后,护送毛泽东进驻延安城。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军长、红军大学校长、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兼富甘警备司令、八路军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冀中抗日、百团大战、解放西安、解放兰州、解放青海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红云知库
  • 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年),原名贺楷、贺安卿,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东仙槎桥人。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这些乐曲美妙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流淌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宝库中。

    —— 红云知库
  • 萧三

            

    萧三(1896年10月10日~1983年2月4日),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的萧家冲。原名萧子暲,读书时起名萧植蕃,笔名有天光、埃弥·萧﹑爱梅等。曾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萧子升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早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运动。延安时期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常务委员、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为边区的文字和新诗歌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 红云知库
  • 晋西会议

            

      1936年3月20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东征山西期间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晋西会议。这次会议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全面讨论了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和政治、外交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战略方向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策略转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红云知库
  • 苏区代表大会

            

     为了迎接全国抗战的新形势,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方针和任务,中共中央于1937年5月2日至14日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不仅有苏区代表,而且白区和红军部队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的问题是全党面临的全局性任务,明确了新形势下党的工作方针和政策,为抗日战争在政治和组织上作了准备,所以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 红云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