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枣园镇枣园村,占地80余亩,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办公所在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带领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该旧址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红云知库
李伯钊,原名李承萱,戏剧家。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夏,李伯钊与杨尚昆结婚,1930年调回上海,从事党的工运工作,不久调往瑞金担任中央《红色中华》报编辑,继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等职。在中央苏区时期,李伯钊在文艺工作上表现突出。她是中央苏区三大文艺创作者之一,也是重要的文艺领导人之一,她凭借出色的舞蹈表演能力获得“红色舞星”之誉。
—— 红云知库
乐天宇,农林生物学家、教育家。早年投身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兴办农业教育,培养新型科技人才,倡议开垦南泥湾,对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晚年以自己的工资创办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为开发贫困山区培养建设人才。
—— 红云知库
沙可夫(1903—1961年),原名陈维敏,海宁新仓人。1926年赴法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抵达延安,1938年起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后任副院长。是无产阶级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大众文艺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 红云知库
陈康白,原名运煌,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教育家。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32年远赴德国哥廷根大学。1937年归国后奔赴延安。他主持建设的延安自然科学院为抗战建国时期提供了大批技术干部和专门人才。|解放后,陈康白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哈工大培育出一批优秀重工业英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对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办学提供了经验。
—— 红云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