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事件聚焦 > 红军长征到吴起 > 探本溯源

红军精神对每个人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到吴起镇有感

日期:2019-09-25         文章来源:戴恒.《环球视野》.2015-12-15         

2.jpg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

毛主席的一生是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中国人民摆脱积贫积弱、一盘散沙,从此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联系在一起的。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更是浓墨重彩、震惊了整个世界。笔者有幸借出差之机到了红军最终走完长征路途的陕北吴起县,所见所闻,更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与甘肃毗邻,现归延安市所辖,相传因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约公元前400年)屯兵驻守在此而在历史上得名,更因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此地,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声名远播中外。2014年,吴起县至延安市的高速公路建成开通,从延安二十里铺机场到吴起车程大约一个多小时。但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后,遵照中央的指示,彭德怀打了一场“割尾巴”战役,当时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表示此仗可打,原因之一就是距吴起最近的国民党军队位于二十里铺,到达吴起需用三至四天的时间。弹指一挥间,过去需走三四天的路程,如今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让人不禁心生恍若隔世的几分感慨。

在工作之余,笔者参观了位于县城内胜利山东麓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胜利山原名平台山,后为纪念“切尾巴”战斗的胜利而改名称,当地传毛主席曾在此山上指挥了那次战斗,山旁还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及烈士纪念塔。国人对吴起这个地名的印象大多是从《长征组歌》中“到吴起镇”的诗歌得来的,歌中唱道:“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诗歌以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歌颂了红军不怕牺牲、永往直前,胜利到达新的根据地的喜悦心情。但那毕竟是浓缩了革命理想的诗歌,实际上,根据纪念馆的记载和陪同我们的当地同志讲述,当时红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吴起时,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的。

2015年10月,吴起县在当地举行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80周年纪念活动。吴起县地处洛河两岸,县域人口14万多人,城镇和农村人口大约各占一半。但1935年时,吴起只是一个有几百人居住的边陲小镇,当地百姓对共产党和红军并不了解。而一年前从江西瑞金出发后,每天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又刚刚翻越六盘山,经过艰苦行军从甘肃进入吴起的7000多中央红军当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从山上走下来时着实吓坏了当地百姓。

红军最终能够到达陕北吴起还要往前追溯几个阶段。先要说的是俄界会议。毛主席率领的红军一方面军主力和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分离后,党中央率一、三军团于1935年9月11日北进到达甘肃境内俄界。为克服由于张国焘阴谋分裂所造成的危局,9月12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俄界会议,毛泽东做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会议一方面认为,“张国焘公开违背党中央的指令,将红四方面军带到在战略上不利于红军发展的川康边境。同张国焘的分歧,不仅是战略方针的分歧,而且是两条路线的分歧。” 另一方面,会议认为,毛儿盖会议决议是红军主力向黄河以东前进,但由于现在情况变化,行动方针应有所改变,一方面军主力之一、三军团应该单独北上,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打通国际联系,得到国际的帮助。为完成这一任务,会议还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直属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再接下来是榜罗镇会议。俄界会议后,党中央率领一、三军团,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于1935年9月27日到达陕西通渭县的榜罗镇。当时的情况是,党中央同张国焘分道扬镳,率一、三军团单独北上后,一个紧迫的问题提到了决策者的面前:张国焘南下是逃跑,我们北上是为了抗日,那么到哪里去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呢?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哈达铺,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国民党《大公报》和《天津日报》等报纸上,了解到日本侵略我国北方的形势以及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大公报》称:“陕北则有广大之区域,与较久根据地”,还报道,陕北的延安、延长、保安、安塞、靖江5座县城为红军所占领,“现在陕北的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从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一个大的苏区根据地,有一支活跃的红军,还有游击队和很好的群众基础后,党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了会议。陕北红军的消息,使苦苦探索长征去向的中央领导人眼前豁然开朗。会议讨论研究了当时的形势和陕北的军事、政治、经济状况,认为陕甘支队应迅速到陕北同那里的红军会合。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取得国际帮助,创建根据地的原定战略方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决策,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

俄界会议和榜罗镇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北上和在陕北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后,根据榜罗镇会议作出的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决策,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约7000人分左、中、右3路纵队北上,通过通渭地区,翻越六盘山,又经过1000多里的艰苦行军,从甘肃进入陕北,于1935年10月19日最终抵达吴起。

因为吴起的地方太小,后期补给能力有限,红军在吴起呆得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天的休整后便继续向延安方向前进。但十多天的时间仍然在当地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当地仍然保留着毛泽东、张闻天等红军领导人住过的窑洞旧址。据说当时的女房东为毛主席(一位高个子红军领导人)做了一顿羊肉荞麦面的晚饭,毛主席连吃三大碗,连声称赞好吃,说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这样一顿饱饭了。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爱戴,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红军经常忍饥挨饿的艰苦状况。

通过参观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对红军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那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英雄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展览的后半部分,纪念馆收录了一段毛泽东同志在到达吴起后的第二天对红军指战员发表的讲话,在刚刚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在后有追兵前有阻截的困难情况下,毛主席的讲话仍然充满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今天读来,依然使人感慨不已。

毛主席先是称红军从1934年10月10日起,经过一年又9天的长征,终于到达了陕北。这段路程一共是二万五千里,是根据红军指挥部根据每天的行军路途记录得出的。接着又说:“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中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谁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中央红军在吴起经过简单休整,与在陕北坚持斗争的红十五军团完成了会师。于11月21日至24日,在直罗镇打了一场歼灭战,围歼了东北军第一○九师。这次战役的胜利显示了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并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的现代化中国如同延安二十里铺机场到吴起县的行程一样,与80多年前已经毫无可比之处,但是,毛泽东率领中国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精神,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