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去!”曾经作为一个响彻云天的口号,在“七七事变”之后,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激励着广大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汇聚到延安这座黄土高原的信仰圣地,焕发了一个全新中国的无限生机。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70%为中学以上水平,还有少部分大学生。这些奔赴延安的有志青年,大多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在当时可以预期美好的“个人前程”。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是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爱国华侨青年。
爱国青年们宣誓:“割掉我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我还有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奔赴延安的路漫长而艰辛,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目睹时隐时现的行进在蜿蜒山路上向延安进发的青年队伍时,由衷地赞叹道:“奇迹,奇迹,这简直就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梁漱溟形容通往延安的路:“车是军用大卡车,无篷。路是军用公路,而自西安往北,愈走愈高,缺乏桥梁涵洞,车行危险而且费事。”作为社会贤达,梁漱溟进入延安尚且如此艰辛。对于知识青年而言,每一步都是惊险,每一步都是一次人生的考验。
这座地处陕甘宁边区的小城,靠什么吸引了如此之多的爱国青年?
爱国热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青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他们奔赴延安的内在动因。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七七事变”后,很多青年赶到南京,希望能报效祖国,但他们的抗战热情却没有得到回应。一位青年的答案是,在南京,“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总是叫我们在一个办事处里等一等,于是,明天再来。很多人就是这样走掉了”。而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主张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尤其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连续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等对日作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光辉著作,给陷入迷惘困惑中的人民指明了方向。正是中国共产党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使爱国青年看到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
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中共中央在1939年12月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和军队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同时,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党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像与敌人争夺国土那样,竭尽全力地源源不断地向延安吸收和输送革命青年,以储备人才。
解放区政权的吸引力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当时全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1940年,毛泽东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中讲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与腐朽、黑暗的国统区、沦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爱国青年向往的新型社会。
新闻报道的助推
从1937年到1941年,有许多中外记者和友好人士访问参观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他们把在延安和边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特别是把我党的正确主张和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领袖风采,真实、客观、公正地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自由的人们。广大知识青年从这些报道中,认识到共产党原来是一群以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以创造平等、自由、民主、幸福的崭新社会为奋斗目标的社会精英。他们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于是,到延安去,就成为了爱国青年们的自觉行动。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延安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地吸引众多热血青年“朝圣”般地从四面涌来。理想、信念的力量,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正确的人生追求,吸引着爱国青年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热血青年们向往的延安宝塔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员在延河边跳集体舞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