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早年投身新文化运动,受著名教育家、老师杜斌丞“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毕业后回乡任教办学。期间,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勤于思考,产生了“仅靠笔杆子和温和的斗争方式解救不了水生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只有拿起枪杆子,组建革命队伍,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想法。
1921年冬,他投笔从戎,考取山西太原陆军学兵团,接受正规军事教育。1923年秋,谢子长在学兵团毕业,怀揣救国救民的梦想,前往北京考察。在北京,他结识了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魏野畴,并参加了“共进社”。
1924年春,谢子长回到安定县,开始了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他保护贫苦群众利益,惩办恶霸劣绅,禁止军队任意拉差,被当地群众称为“谢青天”。
1925年,谢子长随井岳秀部参加驱吴战争。并于当年第二次赴北京,参加反帝斗争,探寻革命真理。在李大钊等人的感召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此踏上创建革命武装和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征程。
接受李子洲熏陶
1923年春,魏野畴应时任陕北联合县立中学校长杜斌丞的邀请,到榆林任该校国文和英语教员。魏野畴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李大钊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他一到榆林中学,就积极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指导学生成立了自治会、读书会,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城镇、农村宣传革命思想。蓬勃发展的陕北革命形势使谢子长受到了很大影响。
继魏野畴之后,1924年春,受杜斌丞聘请,李子洲回到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暑期后就任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的校长。李子洲是陕北绥德县城关镇人,中共早期党员,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
李子洲出任陕西省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后,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并开始着手创建中共党团组织,在榆林中学、绥德四师、井岳秀部队石谦营秘密发展党、团员,进行革命活动。在李子洲等人的领导下,绥德师范于1924年10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并于1925年2月成立了绥德团组织特别支部。绥德师范的团组织建立后,一方面派人去榆林中学、延安中学等地发展团组织。于1925年夏在榆林中学建立了团的支部,在延安省立四中建立了团小组。
在此前后,谢子长和李子洲取得了联系。谢子长经常到李子洲处,促膝长谈。李子洲给他介绍《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唯物史观浅说》《共产主义ABC》《中国青年》等书刊,给他介绍全国革命运动的形势。谢子长也向李子洲倾诉他寻求真理的抱负。两人常常谈到深夜。在李子洲的影响帮助下,谢子长对马列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革命理论
1925年冬,谢子长会同李象九、史唯然等人以外出旅游的名义,来到北京。
谢子长这次到北京后仍住在北京大学附近“共进社”总部三眼井的一个公寓里。这里是陕西旅京学生的革命团体,集中了一大批陕西的革命青年。谢子长和他们打成一片、积极活动,很快就和在北京求学的陕西籍共产党人耿炳光(关中人,北大学生,中共早期党员,当时任中共北方区委团的负责人)、白超然(北大学生,绥德人,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营尔斌(北大学生,安定人)、白志诚(北京农大学生,清涧人)、李波涛(中俄大学学生,绥德人)等熟识了。
当时,北京各大学的学生运动搞得很活跃。在大革命时期,各种思想在学生中间都有所反映。在这种纷杂的思想斗争中,谢子长刻苦地寻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期间,谢子长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新青年》《共进》等进步书刊,努力钻研《新青年》杂志上登载的列宁的《中国的战争》《革命后的中国》《亚洲的觉醒》等论文及介绍共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及马列学说的文章。他到北京之初,对各方面的报章、期刊都有所涉猎。其中,中共党、团的机关刊物《向导》《中国青年》《前锋》等杂志成了他最爱看的刊物。只要能找到,他就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一次,刚出版的毛泽东主编的《政治周报》一到手,他正在食堂,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埋头看了起来。特别是其中关于批驳戴季陶主义的文章,他看后连声称赞“批得透彻”。他常和白超然、白志诚等革命青年聚在一起,谈论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的各种政治问题。他们热烈地讨论了《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参加“首都革命”
在北京期间,谢子长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群众团体对关税问题的讨论,他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聆听了李大钊的演说,并多次参加了李大钊亲自组织的要求关税自主、反对关税会议的示威游行活动。
1925年11月2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爆发了“首都革命”。群众队伍包围了段祺瑞执政府。并赶跑了警察总监,占领了警察局和邮电局。因执政府已停止办公,群众大队又开往段祺瑞的住宅准备举行群众公审,驱逐他下台。
11月29日,李大钊又领着更多的群众,在天安门举行了国民大会。通过了“即日解除段祺瑞一切政权、由国民裁判”;“解散关税会议,宣布关税自主”;会后,又举行了盛大的示威游行。谢子长和北京大学学生一起参加了这次运动,他走在队伍前列,高呼口号,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勇气。经过这次身临其境的斗争,谢子长更加坚定了走武装革命的道路。
经过刻苦学习和亲身参加革命实践活动,谢子长联系陕北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思想流派进行分析比较,对所处的国际大背景和中国社会环境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积极参加北京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军阀政府的斗争中,谢子长结识了中共北京地委负责人刘伯庄。刘伯庄很赞赏谢子长的智勇和斗争精神,多次和谢子长交谈,还约谢子长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谈话中,谢子长颇有预见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共产党应该抓枪杆子,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就在这年冬天,经白超然、白志诚两人介绍,北京地委批准,谢子长在北大支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谢子长27岁,他郑重地在《共产党员登记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通过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斗争,谢子长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深深感到: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还是要靠“枪杆子”。于是,他向组织上提出,愿意回家乡开展革命工作。中共北方区委就将谢子长的党组织关系介绍到绥德四师党小组。
不久,谢子长接受组织上的安排,启程回陕北,利用自己的“关系”进入军队,积极投身发展进步分子继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回陕北前,谢子长特意购买数架油印机,除赠送给其所在部队和驻地学校外,还给安定县第一、第二高小校各一架,“使各校能自印革命的宣言传单及各种革命文章”。
(作者单位:长沙税务干部学院)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