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战初期起,许多进步知识分子纷纷来到解放区(当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1938年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分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后增设了文学系。采取短期培训和紧密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陆续培养出一大批文艺干部。当时的“鲁艺”音乐系开设了音乐概论、音乐运动史、音乐欣赏、乐理、和声学、指挥法、作曲法及自由作曲、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专业音乐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音乐人才,如安波、李凌、卢肃、马可、张鲁、梁寒光、刘炽等。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还建立了“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边区音乐工作者协会”“抗日军政大学合唱团”“延安合唱团”等艺术团体,并且在边区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先后出版了《边区音乐》《歌曲》《民族音乐》等音乐刊物。1942年的全党整风运动,使音乐工作者认识到没有很好地向民间学习是不可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作品。于是,他们开始进行有关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冼星海的《民歌与新兴音乐》、吕骥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安波的《秦腔音乐》等都是当时有关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文章。另外,当时还涌现了一批新内容的民间歌曲,其中有不少民歌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和推广演唱,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流传,如《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绣金匾》《生产忙》《拥军花鼓》等。特别是1943年的秧歌运动,为运用传统的民间音乐反映新的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而具体的途径。同时也为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经验。1945年上演的歌剧《白毛女》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民间音乐的硕果。
解放区的音乐创作可谓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1939年冼星海创作《生产大合唱》和《黄河大合唱》后,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合唱作品,如郑律成的《八路军大合唱》、吕骥的《凤凰涅槃》、安波等人的《七月里在边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沈亚威的《淮海战役组歌》等。秧歌运动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在歌曲创作方面,较突出的有马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郑律成的《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李劫夫的《坚决打他不留情》《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歌》,吕骥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李伟的《行军小唱》、张非的《让地雷活起来》、徐曙的《晋察冀小姑娘》等。在器乐创作方面,有瞿维的钢琴曲《花鼓》、马可的管弦乐《陕北组曲》和贺绿汀的管弦乐《森吉德玛》等。
(作者:蒲芳,中央音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