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国庆晚会,在《我的祖国》雄壮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这是这首流传了50多年的老歌,最大规模、最华丽的一次亮相。
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就是歌曲的创作者刘炽在旋律中歌唱祖国的故事。
在毛泽东课上打呼噜的“小火苗”
1937年的一天,在陕北延安的一个土台子上,毛泽东正在给一群席地而坐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学生讲课。今天他主讲的内容是辩证唯物论,黑格尔、费尔巴赫,整个不大的的土场子里,只有毛泽东洪亮的湖南口音,忽然一段不太和谐的呼噜声,从学生中传了出来,毛泽东定睛一看,坐在前排的一个小鬼耷拉着头,早已进入了梦乡,这个小鬼就是后来著名的作曲家刘炽。
刘炽的童年是在西安度过的,他原名刘德荫。9岁时,父亲失业,三代人生活艰难。为减轻家庭负担,刘炽到西安三仙庙里打扫佛堂。庙里有一支古乐队,在那里刘炽学会了笛、笙、云锣和记工尺谱。刘炽说:“这叫因穷而得‘乐’。”
刘炽13岁时又到西京印书馆当了童工。他15岁那年西安事变发生,整个西安沸腾起来。当听说离西安不远有一支红军队伍,他便偷偷离家,步行90里,在云阳镇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前红三军团。随后,他跟着队伍一路北上奔赴延安。
在北上延安的途中,刘炽兴奋得不能自已,又唱又跳。一位东北军的军官说,这娃像颗小火苗,一张能唱歌的嘴,两撇又粗又重的眉,活像个炽热的炽字组成的人,叫啥刘德荫么,就叫刘炽吧!到延安后,有着传统封建意味的原名就被人们遗忘了。
延安的生活虽然清贫,但红军的精神生活却是快乐丰富的。刘炽先是在红军大学里当学员。所谓红军大学的课堂,当时就是场院。学员们席地而坐,教员就站在土台子上讲课。校舍虽然简陋,但这里却云集着一流的教员:毛泽东、朱德、艾思奇等一批革命家。
由于刘炽的年龄小又十分活跃,部队首长就让他在红军剧社当了一名小演员。后来海伦·斯诺来到延安,很快就被刘炽的活泼所吸引。在她的《七十年代西行漫记》一书中,曾特别记述了她对刘炽的记忆:“他是一个天才少年,剧团里一个受人欢迎的小演员。他在剧院里唱得太多了,他的声音几乎是被毁坏的,医生们只能用长期禁止他唱歌来恢复他的嗓音。他机敏的才智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时常使我惊异的地方。”
冼星海:“好”、“很好”、“非常好”
1939年的一天,冼星海指挥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首次正式公演,抗日剧社的小刘炽和几名队友也来到了这里,坐在台下倾听。
这次刘炽并没有打呼噜,而是感动振奋、热血沸腾。一段旋律竟能将祖国的山山水水,描绘得如此雄壮美丽!
第二天,刘炽向剧社领导提出了报考鲁艺音乐系的请求。不久之后,刘炽成为了冼星海的学生。
自此,刘炽迷上了作曲。枯燥的音阶在他的组合下变得浪漫异常,简单的音符在他的编织下产生出许许多多陌生迷人的音响,一种新的语言从他心里如小溪般流淌出来。他的第一篇习作是《陕北情歌》,冼星海在他的作业本上批:好,第二篇交的是一首儿童歌曲《叮叮当》,冼星海批:很好。第三篇刘炽交了一首混声二部合唱《打场歌》,冼星海为这么有灵气的孩子激动了,兴奋地在曲谱旁批道:“非常好,我希望它能传唱全国!”
冼星海的青睐,激起了刘炽更大的热情,他开始接触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并且他继续到民间采风,凭借独特的记谱方式,深藏起许多陕北、蒙古、新疆民歌和他的家乡小调,这些素材犹如条条溪流汇入他心中的音乐之泉。
1940年,冼星海去了苏联,刘炽也从延安鲁艺毕业。他听从冼星海的教诲去了内蒙、河防,大量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就在刘炽19岁这一年,他写出了延安时期的第三部歌剧《塞北黄昏》。
1945年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决定派遣东北工作团开展工作,延安鲁艺也组成了一个工作队一同前往,鲁艺各系的师生开始踊跃报名,刘炽也兴冲冲地要求上前线。然而前往东北的名单中,却并没有刘炽的名字。1945年8月底,挺进东北的部队召开欢送会,周恩来也来到了现场。此时刘炽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奈之下,他冲破警卫跑到了周恩来的面前,对周恩来说“我要去东北”。周恩来回头冲着主管领导周扬说:“他有这个愿望是好事,就让他去吧。”从此刘炽离开了生活8年的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