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档案馆现存文件记录冬学运动的来龙去脉
1941年5月16日,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
报纸初期每天出四开两个版,1941年9月16日改为对开一大张四个版。1942年4月1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到1944年2月16日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发表,整个改版历时1年零10个月。此次改版对《解放日报》发展及我国早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建设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它更加确立了党报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6年11月解放战争期间,《解放日报》开始第一次疏散,11月20日改为两版,1947年3月13日,报纸撤离延安,3月27日,报纸停刊。延安《解放日报》历时5年10个月零11天,刊出2130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革命报纸。
作为第一个在根据地出版的大型日报,延安《解放日报》不仅在团结全国人民胜利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揭露并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积极反映并参与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根据地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单从对冬学运动这一“中国成人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页”的报道便可窥见一斑。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发展概述
据文献记载,冬学这种教育形式最早出现于我国宋代,陆游《剑南诗稿·秋日郊居》的自注中提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作为传统教育形式的一种,冬学尤其适合北方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有谚语称“天寒地冻把书念,花开水暖务庄农”。②1930年代后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根据地的成立,冬学在边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变为发动群众、扫除文盲,广泛开展社会教育的全民运动。传统冬学演变为冬学运动,并成为抗日根据地“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果”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之一,一方面有效地对边区群众实施国防教育,发动农民抗战救国,巩固边区政权,同时大量扫除了文盲,有力改善了边区群众因文化水平较低,不利于全民抗战的状况。具体而言,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
1.发起阶段。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会议,提出要开展一次识字突击运动,当年冬天,开始大办冬学,吸收成青年文盲利用冬暇来学习识字。1937年办起冬学619处,学生10337人;1938年办冬学723所,学生12824人; 1939年有冬学643所,学生17750人。这一时期,冬学运动处于初步发起阶段,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数量上完成了任务,但学员的大多数是儿童,与社会教育扫除成青年文盲的初衷仍有差距,群众对冬学运动也多表示了怀疑和应付的态度。
2.快速发展阶段。1939年边区政府提出要消灭三万文盲,冬学运动随之开始迅速发展,到1941年间大概有6万余人参加冬学。1940年办冬学965处,学生21689人;1941办冬学659所,学生20915人。这时冬学学员年龄组成上已有很大改观,部分县区,成青年已占学生数的92%,课程增加了珠算、卫生等更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新文字冬学也普遍开展,极大提高学生的识字率。但这一时期冬学运动仍出现重数量忽视质量,宣传鼓动方面出现摊派和强迫的动员形式,部分领导干部甚至包庇其亲属不上冬学,冬学前的准备和布置还不够充分,物质提供也多有不足。
3.稳步发展阶段。1942年,随着边区第三次精兵简政开展,既有教育资源得以优化,大生产运动成果初现,为冬学运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边区冬学运动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虽然学校和学生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少,但每年学生仍在万人左右,同时学习内容和条件大为改善,整个冬学质量明显提升,取得了稳步的发展。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后,冬学暂停,收复延安和解放新区后,冬学继续开办。
二、延安《解放日报》关于冬学运动的报道
1941年《解放日报》成立之前,关于边区冬学运动第一阶段(1937-1939年)和第二阶段初期(1939-1940年)的情况,除了从政府文件等相关史料可以看出,延安《解放日报》的前身《新中华报》相关报道中也多有体现。如《新中华报》“克服冬学运动中的错误认识与不良倾向”(1937年12月15日)、“三个半月来冬学运动的总结(上)”(1938年4月15日、20日、25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通令——关于冬学问题(1938年9月20日)”、社论“为超过冬学计划
而斗争”(1938年10月25日)、社论“为扫除三万文盲而斗争”(1939年4月19日)等就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阶段冬学运动的开展情况和问题予以报道,同1941年《解放日报》成立后的报道相比,具有延续性。
1941年-1947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出版期间,笔者查阅了195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套影印版,排除少数遗漏,在新闻标题和内容中出现“冬学”的相关报道有309篇。
(一)报道首先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性。一般集中于当年的10-12月及来年的1-2月,分别侧重于部署开展和结束总结,与冬学的开办及运动的展开情况十分吻合。数量上,1946-1947年受当时内战形势和报纸版面的影响,报道数量较少; 1943年报道数量也较少,可能与当时冬学运动的实际开展有关系,19篇报道中,有14篇是总结去年冬学情况的,剩余的5篇中,又有4篇是关于山东沂蒙、鲁南、晋冀鲁豫、武安等地冬学的筹备与开展,并且在1944年1-5月,关于1943年冬学运动的总结描述也比较少,出现的4篇,也多涉及鲁南、左权、华中等地。相对地,仅从报道数量来看,1944年应该是边区冬学运动发展最为突出的一年,不管是当年的安排部署开展,还是来年的总结表彰,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明显。
(二)报道普遍而全面。
1.在区域上涉及边区市县及其他解放区,包括有延安、延川、延长、鄜县、固临、绥德、安定、甘泉、陇东、米脂、镇原、神府、赤水、合水、甘谷,吴旗、吴堡、清涧、靖边、新正、庆阳、盐池、志丹、子洲、淳耀、华池、马栏以及太行、长治、晋西北、苏北、山东、鲁直、鲁中、鲁南、苏北、晋察冀、华中、西北、晋绥、襄垣、武安、晋冀鲁豫、左权、盐阜等。
2.在报道内容上,延安《解放日报》对冬学运动的报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政策、指示、安排、部署等,包括除1943年外每年都出现的边府发布
的冬学指示,市县政府及教育三科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会议讨论,计划安排、动员发动,冬学委员会的工作布置等,约占全部报道的20%。二是关于冬学运动的开展和开办,包括不同地区学校间的竞赛,工人、驻军、青救、市府、妇救、自卫军、少先队、中学协助办冬学,冬学教员的训练、待遇,校址、经费、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等,约占全部报道的40%。三是关于冬学运动的总结描述和表彰。包括各地区冬学创办情况,各学校结课及成绩考核、经验总结以及表彰先进等,约占全部报道的40%。另外,这些报道中,除报纸本身组织的文章,来自新华社的稿件有60多篇,占全部报道的20%。
3.在版面分布上,出现在一版的报道18篇,其中包含2篇社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1941年10月24日)、《今年的冬学》(1942年11月24日);4篇较重要的报道,分别为“教厅发出冬学指示”(1942年9月9日)、“边府发出指示提倡小学民办公助”(1944年4月23日)、“边区文教会议十月举行”(1944年7月17日)、“边区建设的新阶段(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三届边区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边府颁令组织全体军民实现三年建设计划”(1946年5月25日);其余12篇则均为来自新华社的报道,涉及苏北、太行、晋西北、鲁中、晋绥等地区。2版205篇,除一般消息简讯及少量通讯报道外,还有“信箱”、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内容。其中,简讯多以专栏的形式出现,有“边区点滴”、“延市冬学简讯”、“延安市文教简讯”、“综合报道”、“一月巡回”、“市县简讯”等。“信箱”栏目4篇,分别为“利用新文字学汉字”(1944年9月13日)、“对冬学的一点意见”(1944年12月29日)、“今年各县冬学外来教员的一个重要任务”(1945年1月15日)、“帮助冬学教员”(1945年2月5日)。通讯9篇,有报道冬学先进人物的,也有直接记述某处冬学学校的创办及开展情况。3版5篇,多为消息,主要集中于1941年,也即改版前,与《解放日报》改版前的版面设置有关。4版81篇,消息报道也多集中于改版前,此外,还有通讯12篇,小言论2篇,“信箱”1篇,“读者往来”7篇,歌曲1篇(《上冬学》)。
(三)报道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1.每年报道不同的侧重点。作为一项广泛开展的群众运动,每年边区政府都会根据当时形势对冬学运动提出不同的要求,基于此,报道侧重点也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1941年“集中火力,消灭文盲”、“切实负责合办冬学”(1941年10月6日);1942年“质量优越、改良动员方式、课程以识字为主、慎请教员”(1942年9月9日);1944年的“普遍开办冬学”、“坚持群众自觉自愿原则、实行民办公助方针”(1944年6月12日),“扩展明年识字运动”(1944年8月25日);1945年“依群众需要与自愿办学,纠正命令主义的倾向,又要防止走到放任主义”(1945年10月27日);1946年“冬学与自卫军冬训结合,时事教育与识字教育并重,配合自卫军防奸训练、推广一揽子冬学与巡回冬学、分班教育等形式(1946年10月19日)。”
2.早期关于新文字冬学的报道。1941-1942年,除一般的关于文件部署、宣传动员、开展情况的报道外,新文字冬学可以称为该阶段冬学运动报道的一个关键点。先后出现36次,占全部报道的10%还多,约占同时期报道的30%。如1941年10月24日《解放日报》社论“开展冬学运动”在阐述冬学运动对组织战斗、开展抗日反汉奸的民众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动群众、培养学习兴趣的作用和要求外,还特别指出了要在冬学中推行新文字。1942年8月18日的报道“今年怎样办新文字冬学”文中提出教厅召开“新文字座谈会”,一方面让各县根据去年新文字冬学的基础尽量办新文字冬学,另一方面再在一定的地区,集中人力,作全面的深入的推行新文字计划。冬学结束后,还要有专人负责有计划的展开经常的新文字工作。
3、中后期报道内容的成熟与丰富。随着运动的开展,《解放日报》关于冬学运动的报道更加成熟,内容、体裁、角度等逐渐丰富全面,不再局限于对政策、文件的宣传和活动的单纯描述。除上述提到的包含有通讯、言论、歌曲等多种体裁,就单篇报道来看,内容也已经很全面了。如1942年1月11日“到冬学去——记延安市裴庄新文字冬学”(海棱)就详细报道了该地冬学校舍建设、经费来源、学生情况、新文字冬学、课程内容(包括青年课、锄奸课、体育、卫生、唱歌、时事报告)、课时设置等各方面的情况。《解放日报》1946年1月10日“绥区文教通讯剪辑”,分“群众要求学文化”、“学校办的好,教员作用大”两个方面报道了绥区冬学部署、妇女冬学等内容。
三、鲜明的党性和组织性
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针对什么是党报,怎样才能使党报成为党的最锐利和最有利的武器,提出党报必备的四个品质——贯彻坚强的党性,密切联系群众,洋溢着战斗性,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也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1942年9月22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党与党报》,更加明确提出报纸是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党报是党的喉舌。
1、积极反映党和边区政府关于冬学运动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和部署,及时反映情况,总结成绩,揭示不足。1941-1946年间,边区冬学指示一经发布,《解放日报》就及时予以原文刊登,有效传达了边区政府关于当年冬学运动的政策和方针。如《解放日报》1944年6月12日“边区政府指示各分区今年普遍开办冬学”,就原文报道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当日发布的今年冬学指示,包括冬学制度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工作方针、宣传鼓动原则、内容形式要求等。同年8月22日,边府发出关于今年冬学的补充指示信,《解放日报》在25日便予以全文刊登。指出冬学的目的一是识字或增加识字,二是生下识字运动的根;冬学要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和群众自愿原则;课程除识字、还需传授群众所迫切需要的卫生常识、珠算;教学方法上要根据教育对象、学习组织及课本灵活应用,如“民教民”、“小先生”等;中央党校、延大、文协、延中分派干部到延属、陇东、关中、三边各分区帮助开展冬学运动及农村的“乡下秧歌”、分派干部需训练;下派干部自带粮食;冬学75天,开学结束日期可具体规定;政府负责冬学及冬季文化运动准备工作。
2、及时发现并表达冬学中群众的态度、意见和要求,报道典型人物和事迹。《解放日报》关于冬学运动的报道中多次提到要依靠群众需要与自愿,相信群众自己的力量,发动群众,提倡自办冬学和民办冬学。1944年3月24日《解放日报》“延安教育界暨各分区专员座谈边区国民教育”报道中就指出,要将边区的国民教育与广泛的群众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与劳动、社会、政府和家庭结合,改造领导、改造课程内容,使教育工作方式、教材必须依照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和需要而灵活变更。1944年6月26日的报道“延市两区两个民办学校”(蒋南翔),更是通过典型事例对比,指出开展教育要适合本乡本村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坚持教育内容与实际联系、教育方式着重于奖励与诱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配合的原则。
3、坚持经常的思想斗争,宣传共产主义的民主主义的思潮,反对一切反动、复古、黑暗、愚昧。如上提到的1941年10月24日《解放日报》社论“开展冬学运动”中,就阐述冬学运动是“在法西斯匪徒凶焰正炽,严重的威胁着人类文化之最高成果——社会主义苏联,在日本强盗正对我华北一万万同胞进行其灭绝人性的野蛮扫荡”的背景下,“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被组织到冬学里去,从西北高原渡过黄河,越过太行,一直到齐鲁海滨,将涌卷起广大人民的学习热潮。”1941年9月26日报道晋西北教育突飞猛进,兴县等地热烈进行冬学准备时,也特别强调了“运动的新民主主义旗帜”。
4、争当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教导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冬学最初的目的是教群众识字,扫除文盲,后逐渐发展为一项广泛的群众运动,与识字组、小学、民校、夜校、妇纺组织、变工队等相联系,与生产运动、自卫军冬训等相结合,包括一揽子冬学、轮教等其他教学方式的确立,都使冬学及冬学运动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纸的相应报道与号召也就承担了集体宣传、组织的功能。
四、典型宣传报道
新闻传播史上,延安《解放日报》首开风气,以典型性的人和事为内容,通过宣传报道,极大增强了报道感染力和说服力,强化传播效力。如“老英雄王玉山学文化”(1946年2月8日),就选择老英雄王玉山54岁参加冬学,不到十天就认识了35个生字的事迹,重点描述他认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但是不想劳动是二流子,不想学习也是二流子”、“学不会睡不着觉”等,对周围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一般典型事例和人物,《解放日报》冬学运动报道中,还着重于妇女冬学及妇女模范的报道,专门提及妇女冬学的报道有19篇,约占全部报道的十五分之一。如《解放日报》1942年1月6日“一月巡回”专栏中,就报道了延安市女冬学的发展情况,在市妇联干部挨家挨户的动员下,当地共办女冬学4处,学生50余人,多为12-25岁的女青年,她们学习积极认真,一个月后能熟练读和写新文字全部字母。“北区有一个中年妇女识了三个新文字字母,就额外的要求教员再教三个,烧饭洗碗的时候,还喃喃的背诵”。“南区有一青年妇女,在下雪的一天,教员宣布了停课,她还‘小脚咯噔噔’地冒雪走去,向教员建议,路上不滑,今天可以开课。”再如,每年边区文教工作会议为发扬典型范例,奖励的模范文教工作者中,妇女典型占大多数。如吴旗土佛寺冬学教员李素体,根据群众急需,把妇女冬学与纺织生产结合起来,组织“妇纺冬学”,从教妇女纺线着手组织起冬学。送上门去教,愿学认钱的就教“认钱”,能纺二两的就教“二”字,教纺车名字,由简到繁不离纺线,识字效果十分好。
五、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一)及时反映和全面报道。如上述所言,《解放日报》关于冬学运动的全部相关报道,不管深度、广度还是丰富性,都是基于报纸对客观现象和事实的及时反映,这也是媒介最基础传播效果的实现。并且,消息、新闻报道从改版前的4版移至2版甚至1版,重要性明显增强。如1941年11月4日报纸刊登“新文字冬学里的几个问题”(肖云)针对新文字冬学开展的诸多疑问予以详细回答,包括“为什么边区今年办的冬学,比去年还要少,全边区还不足四百处?今年办新文字冬学,还让办汉字冬学不让呢?老百姓怀疑,不接受新文字,怎么办呢?听说今年还要在地方工厂部队里办冬学,是否属实?听说今年要办好多妇女冬学,是真的吗?应注意些什么?有人说过去征粮工作,妨碍了冬学工作,你以为怎么样?”等等,及时反映了现实中存在的状况和问题,并从各个角度对当年的冬学及新文字冬学指示、政策予以宣传报道,全面而准确。除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报道中,我们发现,批评性报道有13篇,大多针对地方政府办冬学不积极、宣传动员采取强迫方式,教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总体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全面。
(二)积极引导与反馈互动。党报除了对政策方针的正确传达,广泛宣传外,更要注重对群众的积极引导和良性互动。在《解放日报》关于冬学运动的报道中,以“信箱”和“读者往来”形式出现的报道有12篇之多,其中又以1945年3月-7月关于冬学课本的系列报道最为突出。1945年3月19日,《解放日报》以“农村来信”的形式刊登了冬学教员史松北的文章,该文作者是由延大派到三边吴旗去的冬学教员,文章系作者去后不久写回来的工作报告,反映了边区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对文化的认识和需要,也指出冬学所用识字课本不适合实际等问题。之后,5月10日报纸刊登刘稚农的文章“我对冬学课本的看法——读农村来信后才想到的”,对史松北的观点提出不同认识,表示教厅所编课本还是十分有效和科学的。紧接着5月22日,易行“冬学教材的改进问题”一文发表,指出识字课本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在的教材中有些字句老百姓根本不懂,如“面条炸酱”就离边区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他对史松北的观点表示赞同,指出教材的适用程度是由教员的实验证明的,并建议课本中最好附有教学法。不久,在6月1日,“读者往来”又刊登了史松北的文章“读《我对冬学课本的看法》以后”,指出现有冬学教材仍存在脱离实际,脱离老百姓生活和理解能力的现象,如对《日用杂字》插图中毛主席刻像上的阴影,群众多认为是毛主席长着大胡子。7月11日刘稚农“为改进冬学教材提一点具体意见”在“读者往来”发表,指出当时冬学教材的两种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是日用杂字、庄稼杂字,其中有不易了解的词儿和句子,不太顺口;二是识字课本,也出现有不恰当的句子,有些难解的字句,不太顺口的课文,内容太广泛,不够具体的句子,有的课文比较啰嗦教育意义也少。这一组来自群众和基层的“读者来信”,既报道了冬学教材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和问题,反映了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声音,又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大家对识字课本相关问题的认识,进而促进教材编写与使用等工作的开展。
(三)深层次的传播价值判断。作为边区普遍开展的群众运动,冬学运动的开展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相关报道中也对此多有体现。
1.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与消灭文盲的目的诉求。深入农村,一方面是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潜入敌后的基础和特点,另一方面也给边区及根据地政权建设带来极大困难。当时旧中国的农村大多经济落后,封建闭塞,尤其边区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贫困,学校稀少,文化教育十分贫乏,文盲大量存在, 甚至“文化发达的绥德,文盲仍占十之九”(1941年10月19日)。这对宣传党的政策、巩固民主政权、动员群众抗战十分不利。故开展社会教育,消除文盲便成为边区党和政府重要战略任务,也正基于此,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才得以在边区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和存续着。冬学运动相关报道中,明确提及“消除文盲”的有20余篇,尤其是在新文字冬学的报道中,如1941年5月20日“(延安县讯)本县总结去年新文字冬学,毕业者百分之五十二,共消灭文盲二千五百多个。”
2.推动战时教育与时事教育的有效形式。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后期冬学运动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识字教育,并且除了识字、珠算、记账、写路条等实用课程,冬学还进行时事教育,与自卫军冬训结合、与民兵训练结合(1946年10月19日),讲施政纲领、游击战争、政权三三制、财政经济政策(1943年1月7日),讲中共土地政策与边区土地条例(1943年2月19日),了解抗战必胜的道理,坚定坚持抗战的信心,配合抗战及武装动员任务的完成(1943年3月5日),成为开展战时教育,开展民兵政治教育及群众文艺运动的基础(1944年2月17日)。
3.发动群众,有效实现社会动员。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识字与消灭文盲最基本的功能,冬学运动在后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功能。它与生产运动结合,与“征粮”、“运盐”结合,与农村基础建设结合,与破除迷信和不卫生结合,与拥军、“反扫荡”结合,与文化生根结合,在不断开办的过程中,也推动着边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如“推进全村冬季工作的孔河沟冬学”(1945年11月15日)报道中,就指出孔河沟冬学和减租等工作密切结合;扩大全村生产;自营自办,全村入冬学;实行小先生制,提高全村文化。该文“编者按”也强调,孔河沟冬学推动了全村的工作,如减租等,冬学教员就向佃户解释减租法令,发动群众帮助佃户向地主清算减租粮等……总之,密切配合工作,以村里的中心工作为冬学教学内容,具体解释,使群众懂得各种工作的意义,自动积极的去做好——这就是孔河沟冬学的特点。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