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名字!她的名字与延安城东桥儿沟那座西式教堂紧密连接在一起,已经根植于人民大众的心间。在这里,曾经诞生出无数不朽的文艺作品和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人民文艺家,被誉为新中国革命文艺家的摇篮,红色文艺的圣殿。
8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坐落在茫茫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大批文化界进步人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涌向延安,寻找救亡图存的真理。汇聚到延安的文艺人才逐渐增多,推动着延安文艺运动的开展。抗战歌咏、戏剧等演出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党中央以此为契机,决定创办艺术学院。
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七人联合发出《创立缘起》,文中说:“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对于目前抗战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所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这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
1938年4月10日鲁艺正式宣告成立,全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毛泽东题写了校名。
1938年鲁艺成立之初,毛泽东来到鲁艺驻地,给师生作报告,指出:艺术作品要适合时代要求,要大众化;文艺工作者要到群众中去,要下马观花。
在之后近八年的浴血抗战中,延安鲁艺遵循党中央制定的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建立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践,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文艺人才为宗旨,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按照毛泽东题写的 “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的校训,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克服战时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成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模式,成为中华民族新时代文艺运动的推动者和培养抗战建国文艺干部的核心。全面抗战八年,鲁艺汇集了周扬、茅盾、冼星海、吕骥、周立波、艾青、萧三、萧军等一大批知名文艺家,提携和培养了贺敬之、郑律成、刘炽、马可、安波、古元、彦涵、华君武、崔嵬、凌子风、于蓝、王昆等新一代文艺人才。除了在本部培养人才近千名外,还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华中新四军等地创办鲁艺分校。此外,还接收后方许多艺术团体前来进修和提高,其中有东北战地服务团、华中鲁艺、新四军军部鲁艺工作团、华北前线剧社、黄河剧社、七月剧社、战斗剧社、奋斗剧社、工卫剧社、吕梁剧社、陇东剧团、回民支队抗战剧社等,先后举办前方干部培训班、地方干部培训班和部队干部培训班,大量培养文艺人才。
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鲁艺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直接转化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武器。比如《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白毛女》等等。这些作品所凝聚的艺术影响力和强大的民族精神,至今经久不衰,在世界文艺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1939年春来到延安不久的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合作,创作出鼓舞中华儿女抗击日寇的经典力作《黄河大合唱》。
周恩来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1940年朱德总司令视察鲁艺。
延安时期,鲁艺不仅在歌曲、剧本、绘画、木刻、诗歌等创作方面,而且在翻译、文艺理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以及民间艺术的记录整理方面也成就卓著。尤其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率先实践《讲话》精神,掀起大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聚焦工农兵模范人物的描写和报道,创作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长诗《吴满有》《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泥土气息的优秀文艺作品,引领着时代的进步,当之无愧地成为抗战文艺的一面旗帜,推动着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
鲁艺王大化、李波演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鲁艺迁往东北、华北等地办学,参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鲁艺师生带着延安形成的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随军进入全国各主要城市,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坚强骨干和领导核心,继续开拓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纵观历史,鲁艺在延安的创办和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文艺运动,实践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引领时代风貌的一个成功典范。
2018年,是鲁艺创立80周年。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鲁艺的前辈们大都已经作古,但他们所秉持的“艺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一直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引领着时代的进步。时值80华诞,重温历史,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走进桥儿沟,走入鲁艺校园,那里的一砖一瓦,墙里墙外,举头低眉,到处都有鲜活动人的故事发生……。
桥儿沟鲁艺校园。鲁艺初成立在延安城北门外办学,1939年8月搬于此地。
这里曾是西班牙传教士传播宗教文化的场所,抗战时期成为鲁艺师生学习马列真理和文学艺术的场所。居住在桥儿沟的老百姓常常被邀请前来教堂欣赏鲁艺师生演出的节目,观看墙报上的文章和图画,鲁艺和周边百姓们如水乳交融,亲密无间。
鲁艺所凝聚的精神价值和信仰的力量将通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故事,穿越80年的历史长河,走进新时代,走进人民大众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