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机构寻踪 > 新文艺圣殿——延安鲁艺 > 文献参考

“小调大王”安波

日期:2020-04-15                  作者:鲁艺

5e96d12167ac4.jpg

安波像

在延安桥儿沟鲁艺东山上,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了11位艺术家的个人纪念馆。其中有一位艺术家,我们对他的作品耳闻详熟,但或许不知其人。他在延安时期创作的《拥军花鼓》、《兄妹开荒》至今仍广为流传。他就是当年被称为“小调大王”的著名作曲家安波。

5e96d1b0be6bf.jpg

位于鲁艺东山上的安波个人纪念馆

安波(1915.10~1965.6)是山东牟平县人(今山东烟台)。青年时期,他勤奋好学,热爱和平。19岁时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济南师范学校,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党工作。由于一次暴动失利,1937年便由山东省委派遣奔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安波抵达延安后不久,即进入鲁艺音乐系学习,后成为教员从事教学和民间音乐收集整理工作。之后,近8年的延安生活不仅给安波提供了一生的艺术积淀,而且为他在学习研究、领导才能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甘宁边区是一个民间音乐极为丰富的地方。他利用一切机会,走街串巷地去采风。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民歌的词曲,器乐的曲谱。为了学习、掌握陕北民歌,安波和农民歌手形影不离,睡在同一孔窑洞里,吃同一个锅里的饭。他不仅掌握了当地的音乐音调、音乐语言等规律性的东西,而且也掌握了当地语言和语调的变化特征。仅1938年,他就收集民歌上百首,熟唱的达到200余首,大家送给他一个朴素而又亲切的称号“小调大王”。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安波把党的中心工作与音乐创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民间音乐与革命军民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安波选用陕北民歌《打黄羊调》,填词创作了《拥军花鼓》。从此,这首古老的《打黄羊调》,披着安波赋予的新风采,成为拥军爱民运动中影响最大、最为著名的一首民歌。安波为秧歌剧《兄妹开荒》创作的音乐,成为1943年春节演出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也成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为群众服务,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典范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安波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当中。1964年周恩来亲自下调令,任命他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建立中国音乐学院。在紧张建院的同时,安波担任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组组长。《东方红》一经演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多场实况转播,通过广播、收音机和高音喇叭反复播送,迅速传播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5e96d2a79a952.jpg

 周恩来签发的安波任命书

5e96d33eb4851.png

《东方红》演出剧照

《东方红》的演出一举成功,中国音乐学院也初具规模。然而,安波却积劳成疾病倒了,经诊断,已是肝癌晚期。养病期间他仍然不肯休息,每天忙着修改曲谱,撰写文章。由于病情不断恶化,1965年6月18日下午,年仅49岁的安波同志不幸病逝,而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的传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