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呈多点暴发、持续蔓延态势,影响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病例已超200万例,新增病例仍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并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尽管受疫情冲击明显,但我国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仍然达到11.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2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3万亿元,外资外贸好于预期。同时,新经济新动能成长较快,线上消费和智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内在向上的发展势头并未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充足的底气相信,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够完全战胜疫情,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战胜疫情的信心之源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疫情形势,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会议,深入到北京、武汉、浙江等多地考察调研,为疫情防控定心定调定计,是这场非常战“疫”的主心骨、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因时因势制定防控策略,及时果断作出重大决策,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举国上下闻令而动、聚力同心,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行动、迅速反应,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1月24日晚,由陆军军医大学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的医疗队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集结,准备连夜驰援武汉。新华社发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疫情发生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精准把握全国疫情防控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湖北和武汉作为全国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勇毅的雄伟魄力果断作出部署,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国际舆论称赞,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群众,强调要“千方百计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重视和关心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果断的决策部署、真挚的人民情怀,充分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与担当。
3月1日,98岁危重症患者胡婆婆(坐轮椅者)和女儿出院时,与武汉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合影。高翔 摄。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援鄂医疗队和湖北武汉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湖北省已治愈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3600多人。
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之初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将科学防控摆在了重要位置,强调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从“加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到“实行分级分类诊断救治”,从“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再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精准施策的方法论始终贯穿其中,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4月14日,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成为首批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此前,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挥部署下,全国科技战线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五大主攻方向,先后部署42个国家应急项目开展科技攻关,筛选出一批具有明显疗效的药物,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患者治愈率从初期的14%提升到93%;同时,在检测技术和产品开发、疫苗研发等方面迅速取得进展。各地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全面展开,重点物资供应、交通物流、重点工程等领域加速复工。3月18日,我国首次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月25日,湖北“解封”;4月8日,武汉“解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努力,中国有效遏制了国内疫情扩散,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极大提振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为世界抗疫合作贡献了积极力量。
4月8日,在武汉动车段,列车停靠在存车线上准备投入运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力量之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疫情发生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中央指导组深入湖北武汉等地积极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人民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那那手绘
危难面前,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军先后派出3批次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全国各地33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10天时间拔地而起,19个省份对口帮扶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口罩日产能不到1个月时间实现12倍增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热血初心践行使命担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始终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中国再一次用事实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巨大优势。世界都在感慨:这样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
2月10日,广东首批支援湖北荆州应对新冠肺炎医疗队的81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护人员与为他们送行的亲人和同事挥别。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全面发力。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门决定,禁止和严厉打击一切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纠正个别部门执法不规范、执法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司法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从快从严查办了一批涉疫情犯罪案件,彰显法治的威严;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
坚持实事求是,补短板、强弱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进退失措,出台的一些防控措施朝令夕改,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对能力不足、不尽职履职的干部及时严肃处理,对不适当不合理的措施及时予以纠正,针对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直面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含糊。坚持实事求是,勇于自我革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以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战胜疫情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战胜了不可计数的洪水、干旱、瘟疫、地震、战争等灾难,在血泊中成长,在困苦中前进。多难兴邦,绝地奋起,中华民族将灾难作为砥砺伟大民族精神的磨刀石,孕育和磨炼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月31日,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附近高层建筑外墙打出“武汉加油”等字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党中央一声号召,从城市到乡村,从疫情重点地区到全国各地,14亿人民团结一心,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战“疫”,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计报酬、不计生死”;人们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取消春节行程,放弃拜年团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不惧风雨,坚守一线,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年青一代的“90后”“00后”挺身而出,一往无前,更多普普通通的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海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心系祖国,积极帮助国内缓解防疫物资短缺困难,体现了海外中华儿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2月3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央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体温。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溪 摄
在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充分表现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不惧艰险的奋斗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关怀人类、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4月4日清明节,国旗半垂,警报长鸣,山河呜咽,举国同悲。14亿人以最崇高的哀仪,表达对牺牲烈士的崇敬,对逝世同胞的缅怀。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人生的尊严和民心的力量,更坚定了全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更加坚定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发出了决战脱贫攻坚的总攻号令。
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也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还有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而且都属于深度贫困,脱贫难度非常大。在疫情影响下,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越到关键时刻、越到吃劲时候,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凝心聚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疫情防控工作要慎终如始,不能放松,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也必须要完成。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采取超强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复工复产和决战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强力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科学精准抓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统筹安排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返程返岗、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开展消费扶贫,开拓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措并举解决扶贫产业发展难题,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2月以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湖南等多个省份相继宣布贫困县全部清零,为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信心。
4月6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孙颖洁(右)通过网络直播推介当地土特产。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各地区各部门不能麻痹大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激励和14亿人民凝聚的磅礴伟力,中国必将战胜疫情,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