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衔序幕从中南海怀仁堂拉开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新中国成立六周年前夕,金秋时节的北京,洋溢着一派节日的喜庆氛围。
中南海怀仁堂,庄严的军歌声和热烈的掌声,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的序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命令。毛泽东主席亲自把元帅命令状,分别颁授予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开国元勋。(此时,林彪和刘伯承因病在青岛疗养,叶剑英则受命担任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总导演,正在大连进行准备工作,未能到场。)同日,中央军委专门发出电报文稿,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以将官军衔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国务院举行了隆重的授衔授勋典礼,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大将、上将和部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分别颁发给到会的在京将官。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内,由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元帅及其他高级将领,分别代表国务院和国防部,在解放军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相继举行的授衔授勋典礼,授予部队各级指挥员将、校、尉官军衔。同时期,各部队也相继举行了士兵授衔仪式。
这是一个彰显军威、鼓舞士气的庄严时刻,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一次庄重盛大的喜庆节日。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士兵,都被授予不同军衔。新式军服、帽徽和金光灿灿的军衔、勋章,承载着革命军人的浴血荣光与卫国梦想,如花儿在神州大地绽放。共和国的天空中,闪耀着上千颗灿烂夺目的将星,与日月相映生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复杂浩大的工程
按照古今中外传统惯例,军衔制是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体制的重要标志。优秀的将军和奋进的士兵,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荣耀。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人民军队曾有过实行军衔的设想和计划,也在局部范围试行过,但因为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实施。
新中国成立之后,军队授衔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7月,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拟在即将成立的总干部管理部的编制里增设军衔奖励机构,并准备把1951年的首要任务定为给军人评定军衔。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出兵援朝,保家卫国成了我军主要任务,全军的评衔授勋工作未能按预定计划实施。但高层有关军衔评定的组织筹划工作并未中断。
1952年4月11日,经中央军委同意,解放军总干部部制定了《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工作的草案》。当时的草案中,将官军衔设置为少将、中将、准上将、上将4个级别,没有大将这一级。
1953年3月,借鉴苏联等国军队的军衔设置模式,结合我军的实际,解放军总干部部拟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拟定军衔为六等十九级。此草案将上将、准上将改为大将、上将,这也是我军的文件中首次出现大将一衔。文件明确提出,大将军衔的职务编制基本标准为“一级军区司令员及相当于该职务者”。
抗美援朝作战胜利后,部队军衔评定和授勋工作加快了步伐。1955年1月14日至15日,中央军委召开专题座谈会讨论军衔设置问题,并研究拟定出元帅、大将、上将人选名单。同时,解放军总干部部下发《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用于指导全军军衔评定工作。文中指出,评定军衔的主要依据为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以及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在此前后,有关开国大将、上将的人选酝酿名单先后多次修改,屡经变化。
1955年1月16日,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向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上报了关于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的预授名单。名单包括两种方案,提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
据档案记载,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将的预授名单中,有一个15人的方案。15人的名单中,除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外,增加了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周纯全5人。还有一个22人的名单,除在上述方案的15人之外,还增加了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7人。最终,经中央反复研究,授予大将的人员数量确定为10人。
关于元帅和大将的排名顺序,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也是几经斟酌,主要依据他们“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而定。如徐海东,解放战争后期到建国后一直病休,评衔那阵在军中也没有担任要职,可在大将排名中仅次于粟裕,名列第二位。主要原因是他曾是鄂豫皖根据地和红25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战功卓著,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过红15军团的军团长,为中央红军扎根陕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1955年1月16日,由彭德怀与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的关于大将的预授名单之一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军衔制度的意义与目的、军衔的评定授予步骤与范围、评定标准等,作出了规范。并将原军衔条例的主要内容并入《现役军官服役条例》。
1955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简称《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酝酿,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进入实质性操作实施阶段。同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明确待军官军衔评定工作告一段落后,即开始进行军士和兵的军衔评定工作,并要求于1955年10月底评定完毕。至此,评定和授予军衔的工作在全军范围内全面展开。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经历了长期战争淬炼的的庞大军队,编制体例几经变动,兵员和指挥官来自不同野战军和军兵种。每个方面军、每个根据地和军兵种的部队,都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数百万人的部队中,可以说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战将林立。况且在建国后,还有不少领兵打仗的军事指挥官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已经转到地方党政部门任职,有的仍然兼任军队职务。要不要评衔授勋,如何做到公道合理,都有一些需要慎重考虑和研究解决的难题。用当时直接参与组织全军授衔工作的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上将)的话来说,评授军衔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关系到国家和个人利益,操作难度较大的细致工作。
为此,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部队官兵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和《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规定军官授衔以1952年评定的级别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从任职、素质、能力、资历、军功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既不能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对各级掌握军衔评定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如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 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正军、副军、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正师级多数可评为大校,副师和准师级多数可评为上校,正团级多数可评为中校,副团和准团级多数可评为少校, 正营和副营级多数可评为大尉,正连级多数可评为上尉,副连级多数可评为中尉, 正排级多数可评为少尉、少数可评为中尉, 副排级,担任军官职务者,如政治纯洁,工作称职,可评为少尉;任军士职务者,一般可评为准尉。
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军衔样式
对于战争年代担任军队要职而在新中国建立后转为地方党政领导的同志,还有一部分既是党政领导同时又兼任部队职务的同志,军衔如何评定,中央和 军委都提出了指导意见,原则上不再授予军衔,个别特殊情况依据工作需要而定。比如陈毅,井冈山时期就是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是新四军代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同时又是中央军委领导成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授予元帅军衔。类似情况还有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政委的乌兰夫、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兼成都军区副政委的阎红彦等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关于高级军官军衔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也做出明确规定。共和国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国务院副总理待遇;大将以上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相当于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相当于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明确中将以上就属军队高级将领,可以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相当于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开国将帅,星光灿烂
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指导和全军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军的首次授衔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推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周年前夕,军衔的评定和授予工作基本到位。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等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由国家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命令。随后,国务院发布了授予粟裕、徐海东等10名大将和55名上将、175名中将、798名少将衔的命令。(上将和中将,随后在1956年、1958年各补授了2名。)
1955年首次授衔后,中将以上基本上没有大动,少将增加较多。从1956年到1965年初,先后又补授和从大校军官中晋升了500余名少将。这样一来,开国将帅的队列中,计有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59人,共计1613名(也有1614人之说)。(注1)
开国将军的星空,最闪亮最引人瞩目的当属10大元帅、10名大将。
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共和国的10大元帅和10名大将,全都是建党建军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参军入伍的资深红军老战士,大都是经历了历次革命战争和生死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大都是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创建人民军队的革命元老或部队一个方面军的统帅,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可以说人人战功显赫,个个才华出众,在军队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授予他们共和国元帅和大将军衔,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解放军授衔典礼现场的大将们,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
需要说明的是,要论革命资历和功绩、贡献、威望,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谭振林、邓子恢、张鼎丞、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岁月都是人民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全军或某一方面军队的统帅,要是授衔的话,都应授予元帅或大将军衔。本来,中央和中央军委原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军衔方案,拟授予开国领袖毛泽东“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据说当时连大元帅军衔和服饰都准备好了。可是,毛泽东主席坚决辞让,坚持不做大元帅。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在中央人民政府担负重要职务的领导同志,其中有的还兼任中央军委委员,也都主动提出不挂军衔,不享受部队待遇及军人荣誉。他们的高风亮节,也为军衔评定和授予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了示范助推作用。
还有那些在战争年代牺牲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高级军事将领,诸如卢德铭、张太雷、许继慎、吴焕先、刘志丹、董振堂、罗炳辉、叶挺、左权、彭雪枫等,如果健在,都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元帅或大将角色。可惜他们没有等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没有享受军衔荣光。“我以我血荐轩辕”,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烈士的英名,永垂青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注:关于开国将军的数量,除了10大元帅、10名大将一直未变外,上将、中将、少将的数据有几种不同版本。开国将军总数,有1613名和1614名的说法。原因是1955年第一次授衔之后,在1956年、1958年又补授过两名上将,两名中将,其中有的是从地方党政部门重回部队任职的。还有陆续从校官军衔中晋升了数百名少将军衔。关于1955年初次授衔时的开国少将,有关史料档案也记载不一,有802名、804名,798名之说。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本)为依据。特说明。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