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如何扎实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雪原制
“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农业
农业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低碳农业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是唯一创造碳汇的领域。2013年我国农业总碳汇约1.58亿吨,之后逐年小幅下降,2020年农业总碳汇约为1.57亿吨。陕西作为国家确定的首批低碳农业试点省,目前已建成统防统治示范区52个,建成农机农艺融合、减量控害技术示范点130个30多万亩,示范区(点)主要病虫害防控效率达9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说,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王二虎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有关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措施,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标准、补偿政策、信贷政策等,围绕农业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废弃物处理、土壤耕作等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在基础条件好、生产规模适中的农业产区推进试点工作,强化标准管理、标准生产。同时,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尽可能缩短有机肥暴露在田间的时间,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进行农业碳交易,可额外增加农民的碳汇收入,有利于激励农户从‘碳源农业’转变到‘碳汇农业’生产方式。”王二虎还建议,可设立国家农业碳基金,拓展农业资本市场,解决发展碳汇农业所需的部分资金;积极探索创建“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形成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与碳交易机构等相关利益共享机制和专业合作组织订单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说,农业农村正成为投资热土,社会资本投资的大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产业的形态和质量。
“能人回乡、资本下乡,实现了乡村振兴有效的动能转换。然而,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长期投入。”祁志峰认为,鼓励资本投入乡村,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有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祁志峰建议,一方面,加快相应法规体系、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乡村振兴产业的资本引入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投入乡村振兴产业资本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探索财政奖补机制,对长期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资本给予支持,形成吸引资本持续投入的政策体系。此外,创新资本进入涉农领域模式,健全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通过产权、技术、产品等与企业、资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作为农民代表,‘三农’工作一直以来是我最关心的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五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雷温芳说,“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雷温芳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整合资源和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雷温芳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她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解决好农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问题。加快实施渭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缓解区域性水资源矛盾,保障饮水安全,发展节水灌溉。
“还应看到,中西部脱贫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基础比较脆弱,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雷温芳建议,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大对中西部脱贫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上给予支持,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编辑 张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