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党史学习 > 践行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各地活动

研学初心之旅 追寻红色记忆

日期:2023-11-20         文章来源:紫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         作者:张龙波

11月13日至17日,在紫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五天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我进一步追寻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感知到“延安精神”的伟大!这与此前陪父母家人、同事好友到延安观光旅游颇有不同。

origindbdec05a0d5e8b7fb06605f6e56211c5.jpg

此次研学同行者:紫阳县“延安精神”研究学会会长贾学勇(原二级调研员)、紫阳县“延安精神”研究学会秘书长毕锦国(原四级调研员)、县委党校老师、汉王镇宣统委员等。时至初冬,进入延安地界气温低了许多,车窗外凌冽的寒风丝毫阻挡不住我们朝拜的虔诚。一路上贾会长见缝插针对我们进行“延安故事”“延安文化”“延安精神”的普及。

当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抵达延安宝塔山下,暮色降临。办理完相关手续,我们安营扎寨。

次日,暖阳,我心敞亮。我们走走看看,望望歇歇,每到一处或驻足仰望大屏幕展播,或凝思畅想革命先辈峥嵘岁月,或聆听贾会长讲述这里曾经的故事……先辈们留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字一句,一言一行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是光明与黑暗的决别,更是梦想与苦难的抗争!

origin1ad0bff6ada17031550def45c404823c.jpg

贾会长博闻强识,人生阅历丰厚。延安的过去与当下、变迁与发展、历史与文化、“延安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被他娓娓道来……条桌、木椅、青砖、石瓦、油灯、火盆,件件有故事,样样有文化。

我们先后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等景点。再度实地感悟、情景研学。置身革命旧址,我思绪万千,想象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奋斗景象;回往着革命领袖及其团队在仄逼的窑洞内、煤油灯下奋笔疾书、运筹帷幄的情形;在上有敌机轰炸、内有饥寒困扰的窘境中“指点江山”,决胜千里的壮志豪情;为中国劳苦大众披星戴月,夙夜在公的“大我“情怀。不难看出,领袖及甚团队在精神领域是极富有且极远见卓识的: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药科学校等二十多所院(校)相继成立。山沟沟里书声朗朗,思想与智慧激烈碰撞;坑坑凹凹、尘土飞扬的操练场人人精神抖擞、不甘落后;还有那提振精气的文学艺术……其设施设备、教具教材、学习环境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一批批、一个个能征善战、文武双全的志士贤者却又是从这里款款走出。宝塔山——是那个年代、那段岁月,无数热血青年筑梦、逐梦的代名词!我竭力寻思什么是延安精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开办学校,储备人才。文化先导,实干兴邦!仁人志士,纷至而来……

俯下身子甘当学生,与人民鱼水情,凝心聚力翻身得解放;放低身段埋头干事,与同志手足情,同心同向共筑梦想!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党的成立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转战西柏坡到建政北平,每一次决定性的胜利,都离不开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南泥湾垦荒种地、大生产自给自足,周总理的手摇纺车、毛主席的菜园子,住土窖、吃粗粮、穿布衣,那些拂去时光尘埃愈加璀璨的史料印证着革命先辈自立自强、以干克难、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往事。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一时期,是我们党总结革命经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时期。毛主席《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融合加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实现了中国革命路线的裁弯取直。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打破固有思维的藩篱,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从而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一时期,在这片厚重质朴的黄土上涌现出了张思德、白求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亳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内在灵魂让人挥之不去,历久弥新,发扬并传承。一颗红枣、一个窝窝头、救死扶伤、善待百姓如爹娘……

山重重、路遥遥、水迢迈,延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迈向新的辉煌!

延安圣地,心向往之!“延安精神”永放光茫!

(编辑 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