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散文

让雷锋精神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

日期:2025-03-06         文章来源:延安红云平台         作者:张全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到今年已经整整62年了。

图片6.png

2025年3月5日我们迎来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62年间,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家喻户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今天的我们已经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心向党、忠诚于党的赤胆忠心,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甘于付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刻苦钻研,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我们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把雷锋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变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政治立场。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旧社会夺走了他五位亲人的生命,让他成了一个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他有了家,幸福的成长,社会地位发生巨大变化。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让雷锋对共产党、新中国充满感恩和热爱之情。党哺育他成长,给了他无产阶级的思想,给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给了雷锋一切。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说:“我的母亲就是党。”在日记中他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他表示“我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雷锋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22岁,但却是对党无限热爱,无比赤诚,为了党的事业忘我奋斗的一生。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雷锋这种对党的赤胆忠心,爱党为党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发扬。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变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政治立场。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坚定跟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时代新篇。

图片7.png

把雷锋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变成为心系人民,排民难、解民忧,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实际行动。雷锋日记中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出差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平凡举动,为人民群众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弘扬雷锋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心中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千方百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基本取向,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把忠诚爱民见之于行、落实于行。只有我们心系人民,一心为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就会形成凝聚兴国强国的磅礴伟力

把雷锋刻苦钻研的螺丝钉精神变成敬业爱岗的勤勉的工作态度。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所以,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这项伟大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们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也离不开人们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句话,新的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依然需要我们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美好生活从来不可能坐享其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该雷锋同志那样,永远保持“国家主人”的主人公意识,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雷锋同志那样,“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钻研,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创造新的无愧时代的光辉业绩。

把雷锋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变成党员干部的良好生活方式。雷锋同志一生酷爱学习、善于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思考钻研,才不会迷失方向,明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奉献。日常生活中他把学习作为基本需求,努力用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武装和提升完善自己。他特别注重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他的日中写道:“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他阅读《毛泽东选集》,学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60多本政治理论书籍。特别是在学习《毛泽东选集》过程中,在每一篇每一页都划出学习重点,写出阅读心得体会。对此董必武称赞到:“有众学毛选,雷锋特认真。不唯明字句,而且得精神。”尤其是雷锋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却写下了9本近2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日记。入伍后,他在抓紧学习毛主席著作和革命理论的同时,注重阅读专业技术书籍,刻苦练习杀敌本领,学习汽车驾驶和保养等知识和专业技术,虚心请教班长和战友、地方司机,业余时间,他还学习理发技术、犁地技术。1960年11月27日,雷锋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时,提出要“继续努力,不怕困难,学习好政治、军事、文化、技术,保证成绩优秀。”雷锋把学习当作良好的习惯,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我们要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人们掌握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先进的技术。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发达,会带来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破解,雷锋精神犹如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要向雷锋学习,把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变成党员干部的良好生活方式。这样我们迎难而上,必然会无往而不胜。

把雷锋同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变成艰苦奋斗、绿色生活的良好风尚。雷锋出身贫苦,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自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响应党的号召,处处注意节约,时时注意节约。连队每次吃完饭,他都把洒在桌子上和地面上的饭粒打扫干净,送到猪食缸里。他做了个“节约箱”,把平时拣来的破铜烂铁、玻璃瓶、螺丝帽、牙膏皮、边角料等收集在箱子里面,遇到要用的时候,他就从“节约箱”里找出来适用的东西,不用的废品就拿去卖了,得来的钱全部交公。战友的衣服破了,他一针一线地缝补。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只肯要一套,要求把省下来的交给国家。他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搪瓷脸盆、漱口杯,几乎掉光了搪瓷,也舍不得买新的。一些同志疑惑不解地问雷锋,你就一个人,没家没业的,干吗这样苦熬自己?但他却说:谁说我没家没业?我们祖国大家庭有六亿多人口呢!原来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人民更幸福,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今天的中国,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告别千年绝对贫困,人民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有了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品质的生活。“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样的情况下,雷锋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行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是富裕提高了,但我们依然要雷锋那样厉行节约、艰苦朴素。我们虽然距离成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越来越近,但我们依然要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尤其在今天,全社会特别要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雷锋精神是一座璀璨夺目的灯塔,我们要让雷锋精神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上,必然会有明确正确的方向,必然凝聚成强大奋进的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为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宝鸡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宝鸡高新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 马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