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到1945年初,在延安创建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个火柴厂。他们生产的“丰足”牌火柴是边区一朵美丽的奇葩,被毛主席誉为“窑洞之最”。“丰足”牌火柴给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送去光明和温暖,为粉碎日寇的残酷扫荡和经济封锁作了杰出贡献。图为副厂长尹希圣
陕甘宁边区火柴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圪塔村。
1944年3月,在延安北郊的狄青牢村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属于八路军公营企业。厂长为杜子秀,书记林涛,副厂长尹希圣,全厂20多人。
1945年初,火柴厂迁至石圪塔村。火柴厂为中共七大生产了献礼火柴,火柴盒上的纪念火花正面是毛泽东头像(杨廷宾木刻),背面是毛泽东“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1946年,火柴厂迁到延安东川的拐峁村。
1947年,火柴厂迁往砖窑湾西梁村生产。转战陕北时,火柴厂工人掩埋了机器,投入解放战场。但是火柴厂的工人,每人都算称得上是一个火柴生产小厂,因为他们身带火柴生产余下的材料,一边行军打仗,行军休息时间就蘸晾火柴、糊盒包装,直到用完火柴材料为止。1948年延安光复后,7月1日,火柴厂又在砖窑湾恢复了生产,并在山西购买了蘸头机,火柴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1949年,由于生产扩大了,砖窑湾周边糊火柴盒的人少,经贾拓夫指示,火柴厂迁回延安东关黑龙沟。糊火柴盒就是延安市民的一项有偿劳动,许多家庭都为火柴厂糊盒(糊40只盒可换一盒火柴)。火柴通用每盒装50根火柴。由于火柴盒一则费料,二则糊盒费功,厂里又没糊盒工,调整机器,改为每盒装100根火柴。由于火柴盒一时供应不上,市面销售的火柴就用秤称。许多年,延安都用散根火柴。1949年,陕甘宁边区火柴厂交延安行署,更名延安丰足火柴厂。
毛泽东、周恩来和主管工人运动的邓发同志,十分关心这个刚刚破土而生的新生“婴儿”。为给火柴厂取好名字和设计好商标,党中央领导同志先后组织鲁艺的美术家和著名的画家等人开会共商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研究,一次次否定了原有的设计。最后由周恩来拍板定夺将火柴名称定为“丰足”牌,寓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火柴商标的正面画面是两棵麦穗,象征着丰衣足食。背面图案以叶代浪表示生产高潮。还依照周恩来提议加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八个字,并在侧面印上陕甘宁边区火柴厂的厂名。当一切就绪,就在商标开印时,中央书记处领导人任弼时同志有个新的想法,他认为,不应简单靠宣传语来替代广告词,商品应有明确的广告意识,否则不能称其为商标。周恩来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事后,周与朱总司令,董必武,谢觉哉几位老同志们协商,决定在火柴的正面的四个角印上醒目直白的“顶上火柴”四个大字。
丰足火柴商标面世后,引起中央刊物《新华日报》的高度重视,报纸专门为火柴的设计刊发了“咱们的火花”的评语。评语盛赞丰足火柴的商标做得“端庄朴实而平易近人,闪烁着解放区的艺术火花”。丰足火柴的出世,让边区老百姓有了自己的“自来火”,从此告别擦石取火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