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占东北,大批学生流亡关内,1936年春,爱国教育家车向忱在西安创办东北竞存学校,被誉为“国统区的‘小抗大’”,为抗日输送了不少进步力量。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安,车校长将学校迁到了凤翔。
最初校址在西安湘子庙街
1936年10月,车向忱以两元钱租赁了西安湘子庙街的两间房子,办起了东北竞存学校,生源主要是东北流亡学生,也有一些当地生源。该校名字源于学校以“打回老家去!收复东三省”为宗旨。1938年10月,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陕西告急,为了学生的安全,车校长将学校迁到了凤翔关外纸坊街内,继续招生办学。
“1946年东北竞存学校停办后,这里变成纸坊街小学。”现任竞存小学校长王秀丽介绍,1986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原纸坊街小学复名为竞存小学。现在,有360名小学生在这里就读。一进校门,就看到了校训碑,上方刻有车向忱设计的校徽,白山黑水的图案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怀念,更表达了他们打回东北的决心。下面刻着竞存学校的校训:“创造、团结、耐苦、奋斗”。校内还有一株车先生手植的龙爪槐,王秀丽介绍:“这是1938年11月学校最终定址于此时,车向忱种植的,现在快80年了!”
周恩来曾为学校捐款
1938年的纸坊街是个小镇,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以造纸为生。“东北竞存学校几百人到来后,吃住极为困难。没有宿舍,小学部、中学部分别在两个庙里,地上铺些麦秸,晚上就是栖身之地。”凤翔县党史办副主任王灏介绍,没有教室,小学上课的时候在庙旁河边大树下,树上挂黑板,树下坐学生。每人每天就吃一顿小米干饭。后来学校的师生学习抗大,发展生产,开垦荒地来种粮种菜,还办了造纸厂、纺织作坊来增加收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史料中可以发现,当时学校虽然物质条件差,可是教学水平相当过硬,老师都是著名大学毕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毕业的进步青年,还有留洋的留学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说,“这在当时,可以说师资水平是相当的高了。”
而竞存学校还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在“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曾接见过车向忱,从1937年夏起,八办林伯渠遵照周恩来意见,每月资助竞存学校经费300元,1941年,周恩来又为学校捐款5000元。
《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曾任该校教务主任,很多人对歌曲《松花江上》都耳熟能详,其实这首歌正是张寒晖先生在竞存学校做音乐教师时创作的。此外,竞存学校的校歌也是张寒晖作曲的,现在的竞存小学仍然把它作为校歌,寻访团到达竞存小学时,学生们正在合唱校歌。除了担任音乐老师,张寒晖先生还是学校的教务主任,当时条件艰苦,为了改善条件,张先生经过反复实验,以麦秸为原料,做出了幅宽、光滑的纸张,人称“寒晖纸”。不久,学校就筹集资金在凤翔火星巷办起了造纸厂,组织学生大量生产纸张。“寒晖纸还有生产吗?”昨日,志愿者宋江鹏问,竞存学校校长王秀丽说,“这里地名虽然仍叫纸坊,但已不再生产纸张。”
抗日时期竞存学校学什么?
音乐课唱抗日救亡歌曲、体育课练扔手榴弹、练刺杀。。北竞存学校同当时大后方的其他公、私立中小学一样,担负着向青少年儿童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任务。所不同的是,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对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以政治常识课代替公民课。教学内容视年级高低由浅入深,高中讲《大众哲学》、《通俗政治经济学》等,初中讲抗日时政常识、哲学基础知识。竞存小学建立的第一学期,车校长和老师、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制作了两米见方的东北四省地理模型,用泥塑制作长白山、兴安岭,以及山脉河流,还标明东北义勇军活动区域,以及一些著名的歼灭日寇战役的地点,并用毛笔写上“记住,打回老家去!”让学生围绕地理模型,寻找自己的老家。
国文课选用古今中外著作进行爱国主义与进步思想教育。教师自选教材,刻印讲义讲授。地理课不但讲自然地理,还讲政治、经济地理,并联系日寇的侵略去讲。例如,首先在黑板上画个省区图,既讲这个地区的自然地形、行政区划、气候物产、风土人情,又让学生填图,了解哪里是沦陷区,日寇在哪里实行“三光”政策。此外,音乐、美术、体育课也以抗战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教学。音乐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美术课教学抗日宣传漫画,体育课则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练习负重长跑,扔手榴弹,练刺杀等。
竞存学校学生毕业后去哪儿?
毕业生分别奔赴延安、抗日前线和革命队伍。“当时一部分学生奔赴延安,一部分学生直接赴抗日前线,一部分毕业生参加了赵寿山的革命队伍。”凤翔县教育局刘英介绍,“就是这样的一所战时创办的学校,建国后学生分布在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教授及教育工作者三十多人,作家八人,高科技人才十三人,还有很多省军级、地市级、团级干部。”
“车先生设立竞存的本意,是在竞争中求生存。而竞存,还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是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这所学校对自己的期望。”黄正林教授说,这所在抗战时期创办的、由东北流浪的青少年组成的学校无论是在搬迁和发展壮大过程中,还是在积极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实践中,都一直在践行这一宗旨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