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遗址位于清涧县石嘴驿镇枣林则沟村。
会议背景
在国民党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前夕,中共中央根据时局变化,决定暂时撤离延安。中央书记处书记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前往子长县的王家坪进行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参谋长彭德怀留在延安指挥作战。1947年3月18日黄昏,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部分工作人员撤离延安,经延川县的刘家渠于20日黎明前抵达清涧县的徐家沟。周恩来未顾歇息即乘车前去王家坪会见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毛泽东于25日夜经高家硷移到王家坪附近的任家山,与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同志会合。26日,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举行会议,决定中央继续留在陕北。会议前一天,中央还成立了后方委员会,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副书记和后方支队司令,转移到晋绥解放区,负责中央机关的后方保障工作。鉴于形势紧急,周恩来于当晚离开陕北前往晋绥,帮助贺龙、叶剑英、杨尚昆制定对付胡宗南、傅作义、阎锡山进攻的行动方针和计划。周恩来东去后,中央书记处的会议继续进行,并于28日晚转移到清涧县的枣林则沟村。
会议内容
1947年3月29日晚至30日,毛泽东连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会议,讨论中央机关的行动问题。会议认为,国民党集中动用罕见的军事力量进攻陕北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中枢,如果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全部留在陕北,风险太大;同时,土地改革和根据地的建设等也都是党的重要工作,对于战争的胜败起着重要作用,要与军事战争同时进行。这种情况下,不如把五位书记分工,军事战争、土地改革和根据地建设由不同的人负责,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开展工作,这样可以形成几个领导核心梯队,能保证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党的领导机关带领人民继续进行革命事业。会上,毛泽东强调,我党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首先从军事上打败国民党,他分工负责军事,理应继续留在陕北,这样可以在政治上稳定整个陕北地区的军心和民心。
会议结果
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前敌委员会,代表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另以刘少奇、朱德和董必武等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工委),刘少奇为中央工委书记,朱德为副书记,董必武、彭真、康生、陈伯达为常委,伍云甫为秘书长,前往晋西北或其他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他们后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在靖边县青阳岔,毛泽东起草了《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的通知》,将枣林则沟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国各战略区。
会议之后,中央机关人员为了便于行动,编成四个大队,成立了直属队司令部,任弼时为司令(代号史林)、陆定一为政治委员(代号郑位)。毛泽东代号李得胜,周恩来代号胡必成。毛主席在枣林则沟住了3天,于3月31日中午离开,告别时,主席让警卫员送给同院子吴进智一件珍贵的礼物——一顶黄色军用蚊帐(这顶蚊帐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中央工委于31日从陕北出发,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开始工作。1948年5月,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村以后,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在一年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等率领包括4个警卫连在内共约800人的中央纵队,转战在陕北,先后住过12个县境内的38个村庄,从容地指挥各个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使战争形势很快达到了历史性转折。
会议作用
枣林沟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在解放战争初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会议。会议根据形势的要求,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又作好了应付各种突然事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