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我今年应该是实打实的75周岁了。记得5年前生日那天,我写下了这么一行文字:“从今天开始,我正式迈入古稀之年了。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老话,在新时代显得有些不符合实际。因为,现在年逾七旬的人不但多得数不胜数,而且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也绝不在少数。时代在进步,健康保障条件也在进步,连划分老中青年的年龄界限也在扩展。70岁,早已不是‘老得不能动’的概念,它只不过说明你是刚刚迈入老年门槛的‘一岁老人’,往后如何有质量的活着,才是我应该正视的大课题。”但话说回来,按现阶段政策规定,70岁毕竟属于高龄范畴,坐公交、逛景点,均可享受免费待遇,似乎每月还有几十块钱的高龄补贴。中国早早进入老龄社会,尊老爱老扶老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我凭花白的头发和额头眼角的皱纹,挤公交时也经常会遇到年轻人让座,涌上心头的第一感觉,正是不管你自己感觉如何良好,社会已经把你列入需要照顾的“老人”行列里了!
人,有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两说。从生理上说,70岁无疑是迈进老境的标志。每次体检,医生都会告诉你有一系列器官在发生着“退行性病变”,治不治都挽回不了“江河日下”的总趋势。老就是老了,不承认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承认自己老了,就是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来过日子,不能再去干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过度锻炼、比如爬高上低、比如争强好胜、比如酗酒熬夜……许多年轻时习以为常的不妥当的生活方式,到了老年都该改弦易张了。因为老年人器官功能自然衰退,平时紧小心慢小心都会有“停摆”“抛锚”的危险,哪里还经得起无度的挥霍、摧残和折腾。特别是像我这号没有明显疾病、能吃能跑的老者,最易“不服老”——不遵循老年生活规律。结果,也最容易出问题,自己葬送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我的老妈是2016年去世的,活了90岁,也算高寿了。她是一个典型的“不服老”之人,一生勤谨惯了,老了也闲不住,啥都要亲自干,总觉得自己能行。85岁那年,厨房里放着两袋面粉,老妈害怕霉变了,喊我爸帮她把面袋子挪到阳台上去晾晒,两人拉着一袋面粉使劲往外挪,结果我妈不小心失了手,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顿时股骨头折裂,疼得动弹不得。接下来,自然是住院,做手术,换股骨头,卧床好几个月,能下地了还得拄着拐杖做康复训练。本来身体还不错,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这一来,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体质也从此一蹶不振。直到去世前,她还在懊悔:“唉,当时不逞强去搬那袋面就好了,发霉就让它霉去呗,霉了扔了又能值几个钱呢!”然而,世间没有卖后悔药的。年轻人摔一下两下不要紧,老年人可摔不起啊!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血的教训不记取不行,人到了年龄不服老不行。从心理上说,老年人保持青春心态有利于健康。当然,这是以“服老”为前提条件的。
“人老心不老”实际是在提示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人贵有精气神。心态、意念、精神对于疾病的抑制作用、对于延年益寿的护佑作用、对于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作用,早已被科学所证实,也越来越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其实,在我身边,就有不少例证告诉我,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可能有诸多指标衡量,但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是本人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取决于外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父亲也是活过90岁才走的,在我的记忆中,他从年轻时起就疾病缠身,身体素质并不好,一辈子几乎得遍了所有的慢性病,什么肺病、胃病、关节炎、肝炎、神经衰弱、冠心病……晚年又长了脑瘤和肾囊肿。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煤球炉子上经常坐着个熬中药的砂锅,那是我爸的“专供”。然而,就这样的“药罐子”却偏偏长寿,多少比他身体好、生活条件优裕的同事、老乡都先他而去了,他却活到四世同堂,90岁以后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后才含笑辞世。原因何在,我给他总结了三条:一是遗传基因好(我爷爷、奶奶均是90多岁过世的),二是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养生方式——静养(不善交往出游,专注于在家养花养鸟、挥毫习字),三是有一个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这最后一条最是要紧,无异于一剂精神良药,而且是长效的、普惠的。
相比之下,我的心态就不行。我这个人,心胸不开阔,心里搁不住事,遇到点儿难事就愁得睡不着觉,曾几次濒临抑郁症边缘。我自知自己不是干大事的人、不是能发财的人、不是适宜在官场上行走的人,所以从部队转业时毅然决然地谢绝了去市委当秘书的推荐,而选择了到媒体谋生的道路。现在回首看去,我很欣慰,感到自己在关键时刻把握对了人生方向盘。在媒体干了二十余载,基本上没人管,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基本上没任务压力,常常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这样的环境,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没有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太适合人的自由成长了。更重要的是,我的个人兴趣与职业达到了一致,谋生手段恰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多少人渴望而不可求的“梦想”啊。由于我热爱这份事业,退休后我依然留在报社当起专职记者,一干又是十余年,如今75岁了,依然活跃在新闻采访第一线。有人问:“钱还没挣够?干到啥时是个头?”问这话的人,压根儿不懂老年人坚持工作的益处,总以为别人“退而不休”只是为了几个钱。其实,我只不过追求一份好的心境而已。据我的体会,晚年有一份工作,依然生活在集体之中,避免了孤寂落寞;经常因公出差,工作与旅游相结合,心情是放松的,人在旅途正好践行了生命与运动的关系;采访少不了与年轻人打交道,接触新鲜事物多,思想不至于落伍,自己也仿佛变得年轻了;写稿动脑,大脑细胞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老年痴呆自然不会早早缠身;看到自己的作品印在报上、挂在网上,受到读者的点赞,那种集聚心头的愉悦感比吃多少保健药对身体都好呀!如此诸多益处加在一起,呵呵,说我走上了一条“文化养老”的光明大道不算夸大其词吧!
一直以来官方对老年人理想的晚年生活有四句话描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我觉得这几条我都做到了。以2017年我70岁那年为例,我出差137天,跑了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湖北、重庆、河南等七八个省市,采访撰写发表了31篇通讯报道稿件,总字数15万多字。同时,还帮助工总行工会撰写修改了不少内部材料。再以2021年我74岁这年为例,在疫情不断干扰下,我依然择机外出采访107天,跑了新疆、黑龙江、河南等5个省市、11个地市,采写发表稿件27篇,总字数12.17万字。人们都说写文章是件苦差事,而我却乐在其中,欲罢不能。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文人向往的境界,我既然有条件这样做,那何乐而不为呢!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一位美国科普作家的养生观点,说一个人健康长寿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合理的营养(以素食为主,自然食物为主),二是适度的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反对剧烈运动),三是良好的心态(包括正确对待疾病,绝不过度医疗;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我觉得说得很对很好,我要照着办。过一年,长一岁,我不追求长寿,只愿晚年尽可能有质量的活着,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益事,然后在这个社会不需要我的时候有尊严地死去。
作者简介:管益农,资深编辑、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专著有《兵法谋略辞典》等,散文、小小说多篇见诸国内报刊。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