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

  • 信息来源:红云平台
  • 发布日期:2022-01-19
  • 阅读次数:1425
  • 收藏:
  • 分享:

61e7bfdaefb56.jpg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比如,疫情。疫情的反复与未知,无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状态。

2021年末,我所在的城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再次“封城”,人们居家隔离,足不出户。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也陷入了无力状态,束缚感油然而生……也在这时,我 “偷”学到了“静心”。

“心静了,什么都会有!”告诉我这句话的是我的挚友郭兄。我本算是一个孩子气过重的人,偶尔伴随着感情用事与玻璃心,喜怒哀乐完全不懂得隐忍与控制。我自感不能与他从磨难的煎熬中获得的睿智与成熟相提并论,他总能一语点中我所面临的“困局”。哪怕是创业的艰难、人情世故的复杂,他都能轻松到达本质,于是乎,我对他说得最多的一词,便是:谢谢!正如他所说,有时困住我们的并非困难本身,而是不知变通的心态。对于一个读《金刚经》必读原文,放下“四相”的他,也让我从“事不顺时读书,气不顺时运动,心不静时冥想”中受益匪浅。

曾国藩曾说过:“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沉着应对,不在静心中求稳,就在浮躁中跌倒。在疫情导致的多重压力下,需要治愈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的疏导,未知里的恐惧,断崖式的生存考验等,都是疫情带来的恐慌与麻烦。疫情之下,大多数的人生活被打乱,被改变,小到工作、学习的计划受阻、人生错失机遇,大到未来梦想的破碎、人生轨迹的被改写,甚至与亲人生死相隔、永失所爱的永久遗憾……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说疫情都在用一种近乎极端残酷的方法,迫使我们去重新审视、重新选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得被迫接受与改变。

曾看到过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疫情期间被迫成为母亲的短视频。2019年底,大学毕业刚半年的年轻女孩,前往身在异地、交往不到五个月的农村男朋友家。那时新型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从武汉席卷全国,病毒封堵住人们出行的脚步!在男友家里呆了两个多月后,女孩发现怀孕了,在众人的劝说下,不得已选择结婚生子,人生大事在一年之内恍惚完成。在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的甜蜜、好好感知人生的精彩后就成为一个全职妈妈,每天便是周而复始地带娃、做饭的生活。最后播放的是主人公的一段自白:“每天抱着孩子从村头逛到村尾,裸婚、远嫁、语言不通、没有朋友,时常崩溃到大哭,结婚仅一年就已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请爱我的人不要怪我!如果可以选择,我将不再重来。”

如实说,看完这个视频我的心是莫名难过的。此时,我们暂且不论视频内容的真实性有多少,也不去追溯与判断女主人公的对与错。毕竟我们越趋于理性,越需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意地指责他人。但有一个事实却是我们都无法忽视的,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下,群体性心理问题也在逐渐爆发,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带来的种种,我们都理想性的希望生活都是永远平静、没有波澜,只有喜悦,没有痛苦。然而,在真实世界中,这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对于像疫情这般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既没有消除的魔法,也没有改变的能力,来自于外界的“纷乱”,是不受你我的掌控,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在这“混乱”世界之中,修炼自我。

我时常诵读《大学》,其中有这样一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些道理,我原本是懵懂的,但经历些许世事的恍然大悟,便愈发喜欢起来。冷静下来,才能摆脱坏情绪的控制,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去生活去战斗。不慌不忙,才能沉着应对困难,有条不紊地解决所有麻烦和困难。

生活本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来修饰。既然我们避免不了生活的突发,不能躲避疫情的烦杂,就不如安然以对,清静自心吧!也许在任何大是大非面前,沉得住气,稳得住心,才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吧。

61e7c03c57ca1.jpg

作者简介: 

马梅 ,民革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等。从事文旅与红色文化工作多年,坚持红色精神宣讲,被行业誉为“80后红色精神宣讲代表”,并同时被多所高校聘请为校外导师或合作导师。

(编辑  何利军)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