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得受累。受身体折磨的累,受内心煎熬的累。
这种累,在疫情这场重大的外部冲击下,给予的将是加倍的艰难。一如既往的舒适变得缥缈,自由梦想变得遥远,夺走的是日常温存,改变的是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对于这些,我们只能选择面对。然而,成年人的世界,天黑可以去矫情,天亮又必须重新“战斗”,在各种各样的强逼下,我们只能在拼搏中期待阳光。
不到四十岁的晓亮是一位单亲爸爸。与妻子离异后,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生活,家中还有身患残疾的老母亲需要他的照顾,这样的生活或许已糟糕,可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结束了他赖以生存的旅游生意,斩断了他的大部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雪上加霜”。用他的话说:“疫情之前,忙忙碌碌,每天只想休息,冬季在东南亚,夏季在新疆青海内蒙。连轴转地套团,每天焦灼而忙碌,而现在的疫情之下,只能选择在家带儿子、照顾母亲,每天洗衣做饭整理搞卫生!”而在之后,是要加一句:疫情期间兼职做的社区团购、房产中介等,都成了他营收副业。
多年前,还没有离婚的晓亮,曾与我有过短暂的共事,我必须承认他在工作上的认真肯干,对我这个所谓的领导也是非常尊重。他在工作上特别有想法,只要对工作有用的小点子、小创意,总会第一时间和身边的同事们分享,他几乎从不离岗,下班总是走得最晚,来回近一个小时的路程他都不曾抱怨,这一点我是感动且佩服的。后来由于其他原因,我先于晓亮离开共事的单位,而后过了不久,晓亮也因某些原因离职,可他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发来问候的消息,并谦虚地请教工作上的想法与思路,于是我对他后来的所有的消息,大多是通过他的朋友圈与他的口述中得知。
“胖了就去减肥,穷了就去挣钱,烦了就去逛街,困了就去睡觉。除了生死,全是擦伤,此时此刻,活着就好!”这是经常出现在晓亮朋友圈的一段话。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期间,不知因什么具体原因离异的晓亮,一个人从西安驾着他的电动三轮车,走国道到达广西北海;为了减掉自己的中度脂肪肝,改变生活的不良饮食行为,他硬生生从230多斤减到150斤;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他更是学着做饭、做家务,每天的朋友圈都会晒出为孩子及全家人的做饭图片,这一些不仅是我,朋友圈的其他人都会看到他每日的点点滴滴。
“谢谢爸爸给我们做的饭,爸爸辛苦了,我们是男子汉,我什么都不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的事情帮着做!”这是每日吃饭前,他教导的两个年幼的儿子感恩的话语。这一切真正诠释了越是艰难时,越要感激拥有与感恩所得。
晓亮或已给自己安排好下一步的出路,他笑称自己从不恐惧未来,保不准未来做旅游主播、美食主播、亲子主播也会受欢迎!他坚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时及未来,只要他依然努力,依然前进,谁又能断定,晓亮的未来不再精彩呢?
和晓亮一样被困的还有民营企业家老张。老张在疫情之前就因为公司上市失败而濒临破产,曾经的行业巨头,一下子跌入谷底,银行账户被封,老婆抑郁,绝大部分员工离职,合伙人也变成了催债者,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张瞬间没有了生机。若是没有疫情,老张是有一定可能东山再起的,毕竟他曾经的盈利模式及所在行业都是极好的,这一点就连他的投资人都公开承认过:如果没有疫情,他们也不打算追债的!而疫情之下,老张所受的行业已经按下暂停键,春暖花开似乎还有点遥远。
老张几乎每天都面临着被催债,面临着不间断的各种各样的讨债。人生往往有多能熬,就会有多出众,对于老张而言,每日朋友圈展现最多的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高调努力”和破局与开局的前行,毕竟谁也不能否认老张曾经的成功与未来的多种可能。
在迈入2022年元旦时,他的公司没有年会,没有聚会,没有喝彩,可他却依然豪迈地用企业家的精神与气概,在朋友圈晒出对公司对员工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害怕辛苦,而选择安逸与泄气。与其被生活拉着前进,不如去挑战它、征服它,努力把生活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坚定自己的理想而不左顾右盼,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补全,我们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请不要放下心中梦想,不管是辉煌的过去还是现在的低谷,或者为了以后的再次腾飞,我们都要好好努力……”我点赞了这段话,更点赞了老张。那时的我,无不相信,人都是逼出来的,伟大的事都是从不放弃干出来的!
成熟的你我,如她,如他!愿大家坚持不懈,搏出阳光!
作者简介:马梅,民革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等。从事文旅与红色文化工作多年,坚持红色精神宣讲,被行业誉为“80后红色精神宣讲代表”,并同时被多所高校聘请为校外导师或合作导师。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