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 ​陕西版南水北调取得重大进展 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新增一条连接通道
  •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 发布日期:2022-02-23
  • 阅读次数:1162
  • 收藏:
  • 分享:

原标题:陕西版南水北调取得重大进展 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新增一条连接通道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226.png

2月22日,随着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刀盘破岩而出,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图为中铁十八局工人从岭北TBM刀盘缝隙挥舞红旗。本报记者 赵晨摄

2月22日上午11时17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

这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山脉。隧洞总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工程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洞内常年温度超过40摄氏度、相对湿度达90%。在施工中,高温、高湿、强噪、强岩爆、突涌水等灾害叠加发生,可以说是隧道施工难题的集合。隧洞掘进以来,共发生岩爆4000余次。工人施工要戴钢盔、穿防弹衣。2016年2月28日,岭南施工场地突发涌水,最高涌水量达每天4.6万立方米,抢险历时两个多月。

引汉济渭工程攻克超长距离通风、高频超强岩爆、超长距离运输、高耐磨硬岩、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等诸多施工难题,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奖励,为我国乃至世界类似工程修建提供了“陕西智慧”。

陕西水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陕南水多,关中焦渴,陕北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关中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经多方论证并报请同意批准,陕西启动了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工程。

工程把汉江流域的水引到关中地区。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调水规模达15亿立方米,可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在内共21个受水对象的生活及工业用水,惠及1411万人,支撑全省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引汉济渭工程让汉江汛期多余的水,成为有用的水资源,是洪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典型。

“引汉济渭工程将解决关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关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水动力’。”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说,此外通过水权置换,可以为陕北地区在黄河争取更多用水指标,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引汉济渭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王浩说,工程在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补充,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编辑 张明珠)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