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如何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把全会精神学懂弄通做实?本报在“权威访谈”专栏推出系列报道,采访与会代表、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和文件起草组同志,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日前,记者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进行专访,请他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何毅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在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中建立起来的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借鉴了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执政的宝贵经验,经历了新中国70年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前,我们党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何毅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并且在此后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明确提出并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改革完善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完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坚持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法治建设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党的十九大后,制定监察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立法工作取得重大新进展。
四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党中央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各级人大新设置专门的社会建设委员会,并且优化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党中央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
五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着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不断完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和完善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方面制度上,也都取得历史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焕发强大生机活力,既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发展奇迹,也创造了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长期稳定的奇迹。
记者:请您谈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了哪些新的部署?
何毅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首先是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这个总体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正确路径和方法。这个总体目标,对标我们党已经确定的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到建党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总方向、总蓝图、总遵循。
再就是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13项主要任务,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制度明确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根本制度,是指那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内容和根本性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的制度,是立国的根本。如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等。基本制度,是指那些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框定国家基本形态、规范国家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制度。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重要制度,是指那些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派生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的主体性制度。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领域的主体性制度。全会的这种明确,是对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标志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
还有就是在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会强调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全会还对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新时代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总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必将以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而载入史册。
《人民日报》( 2019年11月22日 03 版)
(编辑 梅磊)